2.兴趣激励,引学生“登高望远”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好奇、思维活跃等特点,我用志趣激励的办法,“投其所好”,促他们进步。通过引导和激励,学生逐步将一般兴趣升华为志趣,用理想志向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变“难学”为“易学”。这办法,对后进生尤其见效。 级内“知名度”颇高的捣蛋鬼小陈,上课非但不听课,还常与同学、老师过不去,经多次批评教育仍不悔改。后来我了解到他想将来当一名公安战士,就利用他的“公安”兴趣,带他到我在“公检法”部门工作的同学、朋友家里玩,了解他们的工作,对他讲述现代高科技的侦探故事,使他了解到没有高科技的文化知识,没有良好的素质,是当不了公安战士的。经过引导、教育、激励后,他变了,变成了“我要学”了。后来,他也考上了省一级学校。 还有一位祝锦龙同学,他对数学有兴趣,却厌恶其他学科,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多次说不想上学了。我就利用教数学的便利帮助他,鼓励他,给他“开小灶”,还吸引他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以激发他的兴趣。一有进步,我就表扬他,鼓励他在班里作学习方法介绍,谈学习心得,增强他的信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数学成绩进步了,解题计算水平提高得特快。后来,我又指导他参加校际、镇级的数学考试比赛,并且成绩不错,大大增强了他的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数学兴趣激励,他的其他学科也迎头赶上。今年中考,他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省一级学校。 除了抓学习外,我还积极抓好各种文体活动,如组织郊游、开展班际歌咏比赛、排练节目参加学校文艺汇演和鼓励运动员参加校运会等,并对其中的积极分子和优胜者给予鼓励。通过兴趣激励,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为班集体争光。近几年来,我所负责的班级,教育教学效果显著,一直被学校评为文明班、先进班。这主要得益于兴趣激励。 长期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情感激励和兴趣激励容易引起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共鸣,容易在班集体中激起层层浪花,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刘万海.教育探索,2003年第12期. [2]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