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写作手法题。一般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中考查的写作技巧有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引用、对比、先抑后扬、先扬后抑、衬托、顺序、倒叙、插叙等。但是,绝对不能只答出这种手法就认为“完事大吉”,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应该在明确了答题技巧后有相应的分析,即①艺术手法+②怎么使用的这一手法+③交代了什么内容或者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只有这样,做出的答案才能全面,才能得到最高的分。如果对使用的艺术手法把握得准确,完全可以得到满分。 4.探究题。大多数探究题都是与其他题型的结合。例如,与信息筛选题的结合,与写作手法题的结合,与观点题的结合。这样的题型只要坚持按照两步即可:①基本题型答题方法+②走出文本结合现实谈自己观点。第二步的走出文本部分只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谈出自己合理的观点即可。 5.文段在文中的作用题。此类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较难的一道题,因为它不仅仅要求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作答,更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那么就需要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的积累。如:考查的文段在文章的首段部分,那么其基本作用有:开篇点题、总括全文、引领全文、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照应文章标题、有文采吸引读者、首尾呼应、交代时间地点社会环境、起兴、交代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作用。如:这一文段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则有: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作铺垫、补充说明、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人物形象、交代缘由、使文章内容富于变化别具情致、丰富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呼应标题等作用。而作为文章尾段部分则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旨、照应前文、首尾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等作用。文章题目也是考试时常常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内容主旨上看,它会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从文章的线索上看,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从文章的结构上看,可以统领全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与首尾段相呼应。从文章的主旨上看,可以突出文章的主旨。从修辞手法上看,可以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使用双关、反复手法委婉表意。从表达效果上看,有文采吸引读者的作用。只要对这些理论性的内容烂熟于心再按照这种题的答题格式:①语段的作用+②结合文本具体阐释来作答,就一定是一个完美的答案。 6.观点题。看似具有宽泛答题空间的观点题,其实也有它的作答公式,即“依葫芦画瓢”。所谓的“葫芦”是指题干中给出的观点。所谓的“瓢”是指我们最终的答案。也就是说,我们的答案就是按照题干中所给的观点做出的。如果同意题干中的观点,就到文中找到相关的理由。如果不同意其观点,同样到文中去,但是要找到否定这一观点的理由。其答题格式是:①明确观点+②以所给文本为准,为自己所赞同或者否定的观点寻依据。 综上而论,高考语文试卷中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的考题类型很明确,而其答案也是有“规矩”的,而不能“随性发挥”。所以看似“无章法”,实则又不无规律可循。它不同于平时对文字的阅读,可以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抑或是需要,产生不同的观点与见解。高考语文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后的问题是不允许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现象的。只有真正读懂了文本,按照每种题型的答题格式作答,才会是诸种答案中最完美的一种。这就是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的题型及答题技巧。 (作者单位 辽宁省鞍山市乐群高中) 编辑 李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