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2)

时间:2014-04-19 14:09 点击:
目前在中学,多达40%以上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也时时见诸媒体。心理疾病严重

  目前在中学,多达40%以上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也时时见诸媒体。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社会。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针对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和产生的主要因素,我们应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攻“心”的艺术。

  2.1针对学习方面的压力

  我们既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向;又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生活,尽可能减轻负担;“授人鱼要授之以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分数观。近三年以来,我校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倡高效课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连续三年中考成绩均名列同类学校榜首。

  2.2针对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要加强人际交往教育,鼓励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信任,自我反省。另一方面,父母与孩子要“和平共处”,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交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指导;肯定成功的同时,也有失败和挫折。再之,教师要对学生公平、公正、尊重、信任,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出现任何问题都要有“让我们一起努力”的思想。家长、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与学生成为朋友,沟通才能顺畅,学生的心理压力也会大大减轻。

  2.3针对环境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要洁身自好,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和家长学校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掌握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另一方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尽量体现人性化,要“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育人环境。

  2.4心理压力的调节教育

  “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还需强调以下方面:①科学适时地加强心理挫折教育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③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5主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如①运动,游戏;②向朋友倾诉;③写日记;④与师生谈心;⑤大笑一场;⑥大睡一觉;⑦听音乐等。

  心理压力的疏导与宣泄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很是重要,老师要主动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教会他们如何调整心态,减轻压力,积极面对人生。

  总之,初中生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心理压力问题是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我们只有科学地处理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解决他们学习中的根本问题、内因问题,才能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才能有助于青春期学生的正常发展,使其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