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机是中职学校所有学生都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就业。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计算机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办公、行政等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师,不仅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不断与时俱进,选择和讲授最新最为实用的一些教学内容或应用软件,帮助学生真正通过课程有所收获。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创新教育 1前言 作为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去深入分析中职学生的学情、教材特点、课程知识结构特点等。同时,要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对计算机或非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程度和专业实际去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此同时,要在教育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因地制宜,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帮助更多学生得到成长和提高。 2教师要明确中职学校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定位 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在如今升学非常容易的情况下,中职学校近年来的生源往往都是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不太好的学生。这些学生本身智商并不低,但是由于中小学时期缺乏正确的引导,或者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教育的略有缺失,导致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以至于长期以来形成了不愿意去认真听课和学习的习惯。加之近年来科技产品的发展进步,不少学生都是拿着手机爱不释手,俨然成为了新版精神鸦片的吸食者。 作为教师,谁也不希望“一言堂”或者“独角戏”的情况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事与愿违,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所引导的的教学是没有学生的教学。教学的对象本来是学生,我们却常常把他们“关在了门外”。客观地来说,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小学阶段所习得的文化基础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确实要差一些。但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对于这些学生往往在课堂进行理论教学和讲授时,由于只是教师一个人对着电脑在投影仪上演示,效果都非常不理想。但是,一旦切换到让学生自由分组练习软件操作时,效果却迥然不同。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应当减少理论课程的讲授时间,多在计算机教室或网络教室,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和讨论中快乐地收获知识。同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以看到,当教师给学生们一定的自由空间,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以及创造力便能在短时间内迸发出来。 3教学内容及过程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在当前教育界普遍呼唤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崭新历史时期,教师再去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已经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要让课程本身发挥育人的作用,结合课程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1利用计算机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构建新的知识。计算机教师应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即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探究发现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的教育理念组织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