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平均数》,就是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为主展开教学,却把学生引进充满奇趣的数学世界,以至于课后还回味良久。用简朴、常规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出有“数学味”的课,是教师超强专业水平的体现。实际上,我们倡导教育现代化,首先倡导的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而不单单是用媒体技术现代化来彰显教育现代化的全部。因此,在教学手段选择上我们应从“简朴、实用、有效”的原则出发。 三、设计教学环节要简约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应该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应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共同学习和研讨的重要交往方式。但部分教师认为合作学习是成功的课堂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好像没有合作交流,就失去了灵魂。于是,不论是什么样的问题,都让学生小组讨论讨论。一位教师教学《年、月、日》,在研究“一个月有多少天”时安排学生观察年历,设计了下列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①观察年历,说一说一年有几个月?②找一找30天的月份有哪些?③找一找31天的月份有哪些?④看一看二月份有多少天?尽管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比较积极,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了。但这种讨论题目的设计过于简单,不具有探讨性和挑战性。学生无需相互讨论自己就能解决,这种合作学习只是在走过场。 目前合作学习好像是一件非常时髦的华丽外衣,包裹着整个课堂教学。使一些根本不值得讨论的问题也用讨论的方式充斥课堂,浪费了教学时间,淡化了数学本质。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应该遵循这样的基本原则:当个体在解决问题确实有困难,必须要有同伴的帮助,或者是小组的讨论交流能更有力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更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时才适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必须用的不能省,可有可无的则坚决不用。否则,不仅淡化了教学的内容,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的毕生追求。愿今后,课堂教学上少一些花哨,多一分实在。让我们的课堂实用有效!让我们的课堂返璞归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钱守旺.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小学数学专业网,2009.03.01 [3]徐长青.徐长青的“简约教学”.《天津教育》,2012-09 [4]叶澜.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基础教育》,2004-07 作者简介: 陆金云(1970~),男,河北临西县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