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介绍 孟某是班上一个活泼好动,家庭条件非常优越,但是行为举止却十分顽劣的后进生。家庭条件的优越和长辈的溺爱使孟某脾气倔强,纪律散漫,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处于班级下游,学校里面经常与同学闹事,顽劣的行为更是让老师和同学很头疼。 二、案例分析 造成孟某的这种个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祖辈的无原则溺爱。平日里孟某一直由爷爷奶奶照管、教育。爷爷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放任,凡事都依孟某,于是孟某在家一直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氛围中,所以他进入学校后,也认为凡事都要依他,谁都得听他的,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差不多每天都有关于他的不少“报告”。 2、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孟某的父母经常在外,没有尽教育的责任,偶尔回家听到班主任的“告状”,大多采用打骂的方式。当孩子犯了错误,他们往往先大声训斥,接着就是一顿痛打,从来不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讲道理。孟某的种种举止反应其父母的教养行为。 3、被欺负者的消极反应。当孟某欺负同学时,大多数被欺负同学表现为哭、向老师“告状”等消极行为。根据帕特森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一个儿童猛冲过去,去抢另一个儿童的玩具时,若被攻击者做出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那么这个儿童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的儿童。也就是说,消极的反应强化了孟某的攻击性行为。 三、教育策略 1、引导学生正确与人交往,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由于孟某经常欺负同学,与同学的不友好相处,导致同学不愿与他玩,久而久之,大家都对他避让三分,了解他的家长们也纷纷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跟孟某玩耍,从而班级里的同学几乎没有人愿意与他玩耍,以免自己受到孟某的欺负。于是,孟某在班级里没有了学习与玩耍的小伙伴,但是一个人无所事事,更想与其他同学玩耍了,有事没事就到其他在玩耍的同学那碰一下,弄一下,其他同学若不去理睬他,就会出现打闹事件了,更加不受其他同学的欢迎了,就这样恶循环反复着。针对这种状况,我准备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 首先,通过交谈让家长了解到“受教育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力”,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就剥夺他应有的权力;其次,通过介绍让家长了解到孟某也有好的一面,如他很爱看书、很爱为老师做事等等,我们应该看到他好的地方;最后,我要求家长加强对自己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他总要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关键是看你怎样战胜不良的影响。 (2)鼓励学生和孟某一起玩,一起学习,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从孟某平日的一言一行中不难看出,他极其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在他的意识中,他认为和小朋友拍拍打打,你拉我、我拉你,这就是一种交往。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物色几名表达能力好又通情达理的学生,鼓励他们主动与孟某交朋友,并相邀到孟某家去玩,以优秀学生的言行帮助他学会正确地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以期改善他与同学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