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等教育社会职能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可以发现,其总的趋势是:从单一化走向多极化,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随着高等教育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进行调谐和适应,随着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不断融合,当今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单一结构、单一功能的社会实体,而是一个以培养人才为主的、具有多功能和复杂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体,已经成为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综合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大学的职能也会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和丰富自己的外延和内涵。 高等教育职能的每一次演进都会在高等教育领域引起连锁反应。首先是引发新旧教育思想、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和争论,随之而来的是对各项职能的重新定位和新老职能的相互适应和协调,最终由冲突走向融合。但高等教育职能的扩展是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的,决不是漫无边际、自由无度的,否则,就会导致职能的异化,背离大学的宗旨、违背大学的本质精神,不利于大学的发展和完善。 无论高等教育职能如何拓展和演变,其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本质属性却不能变,或者说“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没有变,培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推动时代进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始终是最重要的功能和核心任务[4]。”“大学之为大学,本体功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都是本体功能的延伸与细化,这些功能是为了本体功能更充分的实现而存在的[5]。” 从大学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看,人才培养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能,是大学产生和存在的最根本理由,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和中心环节。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的,各种职能最终也是通过人才培养而得以实现的。因此,高等教育职能的拓展和发挥必须始终围绕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展开,追求各项职能间的相互协调和互利共进,这是大学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高等教育社会职能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批创新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不竭动力。人们尊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意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明确和强烈,高等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高等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高等教育要直面时代问题,助力社会前行。为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为准确回应时代发出的声音,有必要从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与培养创新人才之间的内部联系寻找答案。 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归结起来就是知识的保存、传播、创造、整合、开发和应用的过程,而知识就是创造和发现的总和。创造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精髓,贯穿于高等教育社会职能不断拓展和延伸的全过程,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充分实现各项职能的关键所在。知识是育才的条件,是育智的基础。高等教育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方面就是传授知识,也是通过教学互动、教学相长,激发创造灵感、开启智慧、由已知到未知领域的创新过程;科学研究本身就是知识信息的加工与对人类文明的创造;大学利用其雄厚的人力资源和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所进行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引领、技术支撑和各种服务,则是知识信息的共享与应用[6],其实质就是把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这又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创造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的核心使命。 (一)培养创新人才是培养职能的必然要求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7]。”人才是人群中比较精华和先进的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代表。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创造是人类文明的源泉,这得益和归功于人才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存在的根本理由和追求的永恒价值。由于大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以高深知识的传播为手段,以研究新问题、创造新知识为己任,不仅负责知识的传承,更要突出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应用,突出探索未知。”“高等学校输送的人才应是具有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人,而不仅仅是具有知识的人[8]。”同时,高等教育也具备这种条件和优势: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信息来源广泛,仪器设备齐全,加之所培养对象正值智力发展的高峰期等。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职能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二)培养创新人才是发展科学的必要条件 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并发展为一项独立的职能最直接的动因是培养人才的需要。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科研和教学是在一个共同目标引领下统一起来的。二者相辅相成,互利共进,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教学是将人类已有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为发现和应用知识进行储备;科研则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探索人类未知的领域,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或应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认知活动。教学为科研奠基,科研为教学助力。
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科学的发展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一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发现和探索,发现新规律、创造新知识的过程。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科技发展史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前进的历史,是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科学发展离不开大批创新人才的努力和推动,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发现、发明、创造、创新;它所体现的是敢为人先、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