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出示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途径示意图)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上来,在示意图的提示下,描述一下水是如何在植物体内运输的? 生:首先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分,最终叶片中的水会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师:思路清晰,讲得非常好。我来补充一下,土壤中的水是通过根毛细胞进入植物体。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板书如下:) 师:大家发现了吗,在植物体内水是沿着什么方向运输的? 生:从低处向高处运输。 三、设疑推进,共同探讨蒸腾作用的意义 (一)模拟实验,演绎“蒸腾拉力” 师:自然界中水都是从高处向低处流,而在植物体内,水却能从低处向高处走,大家想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生:高楼里的自来水,能从一楼到六楼。 生:喝饮料用吸管能把水吸到高处。 …… 师:自来水是在水泵加压的情况下才能从低处向高处流,可是植物的“水泵”在哪里呢?我们再来看看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耗水量的分配表,你又能发现什么呢? 生:玉米一生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水分大约有202kg,占到耗水总量的98.96%,而自身真正需要的水只有2kg左右,仅仅占到耗水总量的1%左右。 师:为什么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呢?这不会是一种浪费吗? (学生分组讨论,面露难色,无人回答。) 师:这个问题确实难度系数大,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海绵如何吸到水”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教师出示一块干燥的海绵块,把它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让它吸饱水。同时课件展示这个过程) 师:海绵块A能很快的吸到水,因为它是干燥的、缺水的。如果海绵块A是已经吸饱水的状态,它还会继续吸水让水槽里的液面下降吗? 生:不会。 (教师出示另一块相同大小的干燥的海绵块B,将它放在原先已经吸饱水的海绵块A的上方。) 师:现在我还有一个干燥的海绵块B,如果垂直放在海绵块A的上方,请同学们推测实验结果。 生:海绵块B会从海绵块A吸水,水槽液面下降。 师:再同样放置一个海绵块C,实验结果如何? 生:海绵块C会从海绵块B吸水,水槽液面持续下降直到海绵块C吸饱水。 (教师同步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的推理能力非常不错。现在没有干燥的海绵块了,我还想让这三块海绵源源不断的吸水,使水槽液面下降,你们能帮我吗? 生:可以把海绵块C里的水拧干,使它变回干燥的状态就又可以吸水了。 师:大家非常聪明。“海绵如何吸到水”其实是一个模拟实验,大家能告诉我,海绵块A、B、C分别模拟了植物的什么器官呢? (学生们恍然大悟,迅速迁移到海绵块A模拟植物的根,海绵块B模拟植物的茎,海绵块C模拟植物的叶。) 师:植物不能像我们用手拧干水,大家想想它会用什么方式来“拧干”叶片中的水分呢? 生:通过蒸腾作用来散失水分。 师:叶片中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使叶片总是处于缺水状态,叶片自然会向靠近它的茎吸收水分,茎缺水就向根吸收水分,于是产生了一种向上的蒸腾拉力,植物体内的水就能从低处向高处走了。所以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对植物体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生:蒸腾作用帮助植物从低处向高处运输水分,散失的水不是浪费呀! 师:确实不是浪费,蒸腾作用不仅帮助植物从低处向高处运输水分,而且还可以促进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 (二)创设情境,感受蒸发散热 师:蒸腾作用还可以帮助植物度过炎炎夏日。大家不妨把自己想象成一株植物,烈日当空,你不能躲进空调房,也不能使用遮阳伞,站在室外的你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会晒黑;会出汗;会中暑…… 师:人出汗是可以降低体温的。汗液在体表从液态蒸发成气态的过程中是会从体表带走热量的。大家可以借助蒸发速度更快的酒精来感受一下。 (教师拿出盛满酒精的小烧杯,让学生用手指蘸取酒精,放在空气中体会凉意。) 师:你们现在能理解植物怎样在烈日下给自己降温了吗? 生:蒸腾作用在散失水的过程中,会带走体内的热量,降低自身的温度。 (教师让学生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承上启下。) 四、图文分析,感悟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师: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非同一般,而植物体内散失到大气中的水最后到哪里去了呢? (教师出示生物圈水循环示意图) 师:请同学们从图片中找找自然界里水以什么形式存在? 生:海洋里的海水,湖泊、河流里的淡水,空气里的水蒸气,还有冰山上的冰。 …… 师:大家不要忘记还有地下水。水在生物圈中以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形式存在,湖泊、海洋里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云,在合适的条件下以降雨或降雪等形式落回地面,形成一个循环。绿色植物参与其中了吗? 生: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师: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其实植物对自然界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你们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生:绿色植物的根能固定周围的泥土,减缓水土流失。 生:植物能够制造氧气。 生:森林还能调节气候。 …… 师:不错,植物的茎叶还能承接雨水,同样能减缓水土流失,而且枯枝落叶像海绵一样吸纳更多雨水,贮备丰富的地下水……据估计,森林能把50%-80%的降水转入地下,一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水库。一公顷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而且土壤流失会相对减少60﹪左右。一座森林就是一座绿色的水库。 生:森林为我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绿色植物是我们的朋友。 教师结束语:爱护树木从我做起,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作者单位: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武汉430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