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尊重审美直觉探求生命之美

时间:2014-03-15 14:15 点击:
当我按照传统的思路和学生一起学习《病梅馆记》时,问题出现了。特别是在欣赏梅树图片时,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赞叹梅树之美,并一致认为梅之美恰在曲、欹、疏。确实,直觉告诉我们眼前的一盆盆梅树是美的,这种美是整体到来的,直袭我们的生命。 而展现在我们

当我按照传统的思路和学生一起学习《病梅馆记》时,问题出现了。特别是在欣赏梅树图片时,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赞叹梅树之美,并一致认为梅之美恰在“曲”、“欹”、“疏”。确实,直觉告诉我们眼前的一盆盆梅树是美的,这种美是整体到来的,直袭我们的生命。

  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梅树并不是天然的野生梅树,正是文章中所提到的经过人工栽植、剪斫、删夭的“盆梅”。

  其实龚翁并不是以一位美学家的视角来审视盆梅的,而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基础上,以一位社会学家、思想家的眼光,来思考社会问题。龚翁呼唤的是思想解放、人才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育人才。盆梅只是作者感发的媒介,这也符合中国文学托物言志的传统。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必要轻率否定“人才解放”的主题和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但是,我们更应该珍视审美直觉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为什么龚翁所提到的这些“病梅”会展示出如此的魅力呢?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断之以“中国封建士大夫病态的审美观”这样的结论。

  以曲为美

  中国艺术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虽然一切艺术品都是由人做出来的,但力求达到自然的秩序,不漏任何人工痕迹,此所谓“巧夺天工”。梅枝天生屈曲,植梅者“锄其直”,看似“遏其生气”,有伤物性,实则正是顺应了梅枝虬曲的天性。

  曲,是天地间万物的天然形态。草萌花发是“曲”,波舒澜卷是“曲”,云烟缱绻是“曲”,“从物质的本来形态来说,曲才是基本的原生态,曲是生命所葆有的存在方式”。只有当生命不存在时,才会变得僵直。道法自然,作为艺术品的盆梅其实是在艺术化地呈现生命的真实形态,老干遒劲,小枝蟠曲,貌虽龙钟,但神如龙蛇,盘曲之中,透射出内在奔涌的活力。“飞舞的线条永远是追踪超越形式的中国艺术的命脉”。

  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曲”一直受中国文人喜爱,特别是在中国园林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中也是常见的,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斗折的回廊,起伏的云墙,蜿蜒的画桥,袅袅余香,曲岸风荷无不是“曲”的艺术。

  曲之美,是一种真实之美,展现了生命的元初本真形态,生机活力正在“屈曲”之中

  以欹为美

  高大的白杨树,枝桠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而梅枝恰恰相反,越老越生成横出的姿态。飞枝下探,如神龙入海;虬干腾空,似鹰隼试飞。中国艺术讲究动静结合,在均衡之中求动势,在动势之中求均衡,迎风而立,欹而不倒,营造了一个最有张力的空间,“狡兔暴骇,将奔未驰”,这是最有包蕴性的时刻,所以也最扣人心弦。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