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6-10-08 16:16 点击:
【摘要】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观念、知识结构、学习的氛围、教学内容方法创新等分析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围绕道德修养、业务能力、身心健康、创新能力提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并就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教学方法创新、形成

  【摘要】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观念、知识结构、学习的氛围、教学内容方法创新等分析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围绕道德修养、业务能力、身心健康、创新能力提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并就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教学方法创新、形成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的管理评价体系、积极为体育老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加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21世纪,是人类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处于全面提升体育事业质量的塔尖地位,是提高体育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体育高端人才;没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体育高端人才,就不可能推进我国体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发展的需要,从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质量、数量、层次、专业结构和其他综合要素出发,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1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状况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得到改善,综合素质日益提高。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与时代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经过多年的建设,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我国飞速发展的高教事业相比,与高校其它学科建设相比,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既存在学历层次偏低、高端人数偏少、高端人才年龄偏大和中年教师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也存在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教学水平偏低的系统性问题;还存在因文革动乱影响人才结构一定程度上的“断层”的问题。

  1.2观念相对落后:受应试教育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思想、理念相对落后,缺乏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思想。从教师层次看:即使是受过最新思想进修的教师,也存在偏重于体育专业知识,对教育思想、理念的更新重视不够。从学校管理部门层次看:也存在偏重于教师业务素质,淡化了教师教育思想、理念更新方面的问题。

  1.3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要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有广阔的知识面。但是,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窄,缺乏对相关学科知识比较系统掌握的问题,使得体育教学存在偏重专业技术,而忽略了与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同时,还存在过分强调知识、技术、技能的规范性,忽略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1.4学习的氛围不浓:较高的业务能力是新时代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学习,才能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学习要求与时俱进。目前,在高校内仍有相当多体育教师抱有“一次学习管终身”、“一张文凭走天下”的幻想,对时代的深刻变化缺乏认同感,学习积极性不高。

  1.5教学内容方法创新不够:高校体育教学目前存在:(1)教材更新较慢,使学生课堂新信息获取量少,降低了学生对学科系统知识消化吸收的能力;(2)教师教学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形成了我讲你听、我做你看、“满堂灌”的教学使学生创新思维受到约束,个性发展受到压抑。

 

  2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全面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必须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2.1道德修养要全面升华:目前,受整个体育教师队伍在高校中地位低,待遇差,相对不受重视,加之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的影响,造成一些体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因此,在努力改善上述局面的基础上,要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增强做体育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真正做到埋头苦干,教体育人,为人师表,道德修养全面得到升华。

  2.2业务能力要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要通过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既要学习体育专业的知识,不断站在学科前沿,又要学习相关知识,使自己成为专业的行家里手,相关专业的多面手。

  2.3身心健康要全面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健康情况令人担忧。同时,人类已步入一个“高心理负荷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破除“自己是体育老师身体能不好?”等错误想法,尽快建立自我保健意识,注意劳逸结合,坚持科学锻炼,确保整个高校体育教师队伍身心健康。

  2.4创新能力要全面强化:用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推动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高等体育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学会敢于面对挑战,用创新思维和科学态度去设计、实施、评估、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强化。

 

  3提高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对策

 

  3.1通过学习全面提高素质:高校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加强学习。一方面,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正确把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做出快速准确的反映,随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学习体育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体育管理学、经营学、信息学、健身学、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外语等相关学科及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对多种学科知识的整合、融合并有机地渗透提高教学能力。

  3.2加强教学方法创新工作: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增进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教师必须致力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并根据创新人才成长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创新课程和教学手段。同时,要学会借鉴前人和先进分子的好的做法,为我所用,不断丰富提高自我。

  3.3形成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高校体育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管理评价体系是导向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制定科学的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的管理评价体系,并不断在加大管理力度上下工夫。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理顺教育成果与职称评定、个人待遇等方面关系的工作,调动教师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通过政策引导,重视学科梯队建设,不断广开培养渠道,挖掘人才潜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要抓好学科带头人建设,通过制定科学的选拔和考核办法,实行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体育教师队伍。

  3.4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通过宣传和政策调整工作,在高校上下形成人人尊重体育教师的局面,彻底改变体育教师地位低,待遇差的问题。要保证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政治地位、福利待遇和在继续教育中的权利等方面的待遇,从而确保体育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够安居乐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3.5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事业的未来,必须加强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立足国内、在职为主、强调实践、形式多样的原则,加强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加强对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队伍职业信念、师德修养、法制观念和大局观念的教育;要通过落实传、帮、带的任务和措施,搞好导师带中青年骨干教师工作,使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能力不断提高。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