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思政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中的作用探究(2)

时间:2016-03-29 08:53 点击:
3.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传统的思政课无非是老师在教室中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灌输,这种模式太过教条,已不能适应今日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因此,要彻底清除和改变 这种教学模式,一是在教学内容上,改

  3.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传统的思政课无非是老师在教室中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灌输,这种模式太过教条,已不能适应今日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因此,要彻底清除和改变 这种教学模式,一是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以传统教材为蓝本的课堂教学内容。因此,高校应通过实地调研,编写出适合高校思政教育的教材,当然这也需要加强师资 队伍建设和经费的投入。二是要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既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除了课堂上的理 论讲解,还要在学生实习期间,利用企业文化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课堂、学校、企业三者的结合,使得高校思政教育从认知体系上升到应用体系。三是在教 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个性的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改变以往片面强调社会价值的局面,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达到服务社会和个人的统一。
  3.2规划职业生涯模式 高等院校的学生一般都缺乏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这样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他们就处于相当的劣势。因此,为了提高校毕业生的竞争优势,最好在思 政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将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方面的信息传授给学生,帮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一是要在新生入学时就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以及自己将来可 能从事的职业,尽早地帮他们确立职业目标,明确奋斗方向,从而快速投入高校生活。二是要在专业教育上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学好专业基础课和掌握动手实践 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自己的职业目标。三是要在思政教育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就业相关的课程,为即将步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他们 合理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
  3.3优化职业教育课程 虽然教育部早在2007年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在2010年所有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纳入全校必修课,但是各大高校落实文件的力度差距明显。思政教 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育,而课堂教育的作用十分明显。如果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纳入到思政教学中,就可以将两者的优势互补。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采用专题化方式。 比如徐建丽等人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九章内容整合成七个专题,在重点突出的职业性特点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素养的培养教育;其中专 题六即为职业道德养成训练,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在教学课程上,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政必修课,还可以扩大到党校培训、团校培 谢、学生干部培训、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在教学形式上,从单一课堂教学,可以扩展至团队建设、职业能力测试等多种形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校思政教育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高等院 校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尽管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但是只要各方携手努力,共同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 出谋划策,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一定会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琴.关于高职思政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教导刊,2015(8).
  [2]俞立军.以职业素质养成为核心的高职思政教育[J].企业文化,2014(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