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是时代发展的新需求。该文介绍了“互联网+”的本质与内涵,探讨了电子商务课程改革中创新创业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创业型 2015年是电子商务大发展的一年,也是令人振奋的一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人们生活网络化,新兴领域发展迅速,催生互联网发展新常态[1]。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步入转型发展的新轨道,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技术与商业活动相结合的时代产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融入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都带来深刻性的变革,经济转型迫切需要创新驱动、社会发展需要变革思维,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部署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蔚然成风。 1“互联网+”的本质与内涵 1.1“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经济领域,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新形态而不是互联网和各个传统行业简单地相加。 1.2“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互联网+”的具有以下特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等等,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不存在边界,跨界的发展改变了以前做企业的基本关系。 互联网的一大特点是尊重人性、并让个性得到一个张扬的舞台。过去,单独的个体只是渺小的存在,但现在,任何一个个体与个性都变得非常重要。人性和个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 1.3“互联网+”产业对人才需求 “互联网+”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在“互联网+”产业中,产业融合是核心,升级创新是驱动,人才资源是保证,“互联网+”产业对人才需求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互联网+”产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综合化、高水平化,不仅要求从业者充分掌握跨度更宽的学科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储备,也要求他们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准、专业等级、应用技能以及研究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二、创新创业人才对于新兴的“互联网+”产业而言,生存的基石在于始终牢牢把握创新的方向、踏准创造的节奏,行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依赖提出了比其他领域更加迫切和高标准的创新要求。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而“互联网+”为创新创业打开了辽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结构更新、创新意识更强、视野更加开阔、资源配置能力更高。 第三、个性化人才个性化人才是“互联网+”企业文化和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需求。“互联网+”企业打破传统企业的管理理念,推倒传统金字塔式的多层级管理架构,突破了企业内部框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固有思维,提倡人性化管理、和谐的工作环境,推崇“极客”型个性化人才文化。 1.4“互联网+“下创业的共性特征: 第一、门槛低,初始投资少,成本少,风险小。 第二、市场大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第三、创业环境公平公正合理。 第四、人员组成简单,小微企业多。 2传统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