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红色文化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使他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当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内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凸出表现是价值观念取向的多元化。这种变化在给他们带来精神上解放的同时,也可能使他们陷入精神迷失之中。所以,将红色文化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来,引导学生在思想上保持一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红色文化的意识形态本质,就决定了它也能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思想引导功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群众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具有科学性与真理性、先进性与人民性,对学生不仅具有说服力和亲和力,更重要的是它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科学理论,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把握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自觉的抵制一切错误言论和思想的诱导,能够让他们始终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放在主导的位置。人们的意识对人的社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红色文化中所包含坚定的政治信念、忠诚的政治信仰、坚决的政治意志及明确的政治态度等内容,有利于加深教育对象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认识教育,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推行,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的认同,促使教育对象自觉对国家、共产党和社会制度等重大政治问题上保持真确的认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其次,红色文化的教育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马克思曾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这表明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中逐渐形成的,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红色文化中蕴涵的内容,既包含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伦理观念,又包括根植于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形成的特有的新时代的文化形态。这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资源。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在不断弱化,同时集体意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开始淡化。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全过程,不仅能使学生产生追求真善美的需求动力,而且能够通过发挥知情意行的心理机制,促使教育对象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主体意识,进而实现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所包含英雄人物和普通大众的先进事迹所彰显出来的文化价值,使红色文化中的人物事迹更加鲜活和丰满,让学生能够在了解熟悉历史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得到提升和情感上得到共鸣,最终逐渐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高校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者,是大学文化自觉的培育主体。弘扬校园红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有效路径。因此,在大学校园中弘扬红色文化,应该契合青年群体“新鲜活泼”的品性,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来展开。 首先,学校应发挥好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引导作用。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题材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但是就当前来说大部分高校中还是缺乏红色文化的氛围,一阵风式的校园红色文化教育使得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不深,认识模糊,也就不能够真正发挥出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因此高校应该制定长期的有效机制来确保红色教育的顺利开展,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学校要提供制度和人财物的保障,制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等特征是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在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中,要制定可行的红色教育计划来保障红色文化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学校还应加大对红色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来支持高校对红色文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在进行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时要时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根据学生的特性可开展各种体验式校园红色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理解、感受红色文化所传递出的正能量。通过体验式教育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参与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新鲜的文化感受。这些活动的举办要注重策划,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理解和践行红色文化所传达出的理念。 其次,关注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就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从而评价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并最终实现自己教育自己。在一定意义上,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教育并不以为着闭门造车,而是要结合实际的社会实践和集体活动来展开。红色文化能够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一是大学生红色旅游为自我体验活动提供了条件。受教育者通过对红色遗址和纪念地的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自我体验活动,不仅能对红色文化形成正确的观点而且也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特点来进行相关的研究进一步的来挖掘红色文化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二是为大学生进行自我训练活动提供条件。在大学生的周围有众多的先进人物值得学习,推动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引导他们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服务与社会大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的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自己在服务中体会到“奉献”的快乐,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从而发挥自我教育作用。三是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纪律规范为大学生的自我节律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范本。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创造的内涵深厚的红色文化中展现出的纪律严明的精神,对当下受教育者来说不仅是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材料,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需要。在学习红色文化中与纪律相关的内容来拟定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并遵照执行,以此进行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宇光,胡松,朱小理.红色文化的功能及其转化的必然性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6):14.. 〔2〕李霞,曾长秋.论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其拓展〔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60. 〔3〕王洪叶,王爱华.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增强学生认同的向度〔J〕.教育探索,2014. 〔4〕马静.浅议大学生红色文化育人及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