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经济主导一切、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不仅成人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而且本该天真烂漫的中小学生也要面对来自学习、生活、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压力,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他们还要面对贫穷、父母的远离、精神食粮的匮乏等问题。这就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令人担忧。那么,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羊群走路靠头羊。教师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头羊,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而高素质的教师,其心理也必须是健康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心理健康的教师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向上、平和、稳定、健康的心态,能够很好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心理环境。因此,要求教师应自觉地学习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热爱并诚恳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和支援,了解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掌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巧,有计划地协助学生发展健全的个性,并在学科教育及教育管理中注重心理教育。在专业辅导老师紧缺的情况下,作为班主任教师要掌握心理辅导策略,熟知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的技能技巧,并学会团结和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力及其他力量,优化课堂教学的心理环境,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评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全方位、多层次和多形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运用多种形式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要建立和办好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现在的农村中小学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导致有些学校在人员、场地和资金方面确实困难,而这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实践证明,要切实开展好这项工作,学校必须正式建立一个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该中心应隶属于学生工作部门,并配备一至两名专职教师,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到心理咨询室求助,咨询老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矫正和治疗。其次要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是各级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任课教师一定要把握如下教学原则:心理健康课不是教师的“说教”课,与生理卫生课、思想品德课要有区别;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文化知识课,不要老在概念上打转,在理论中绕圈,要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三是要有自己的宣传阵地,学校可以开通心理热线、设立知心信箱、开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讲座,以此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也可以定期出版一张小报或类似刊物,但要有较强的可读性,这样可以比较系统且生动地向广大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引导学生采取积极态度面对心理问题。 三、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各级政府应引导全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对教师面临的各种困难、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解决,使教师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农村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任教师,或有计划地选派在职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解决当前农村学校无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的困难,真正落实学校开设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工作;应当重视系统地培养在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技巧,把有关理论列人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注意在各学科教学、课外活动和班团队工作等各个领域引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出时间保障,提供一定的教材教法建议,构建心理素质目标体系,调适教师心理,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带动整体素质的全面协同发展。 四、结束语 探索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既新鲜又复杂的大课题,工作起来既要积极主动,又要稳妥慎重,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地前进;探索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像一块等待开发的土地,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只要我们坚持,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一定能改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参考文献: [1] 文信德.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6):33-34. [2] 梁芹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5):115-117. [3] 刘恩樵.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7):12-14. [4].汪朝辉.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求索.2004(2):171-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