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走出狭隘 快乐自己(2)

时间:2013-08-08 10:08 点击:
三、辅导的整体策略和过程: (一)辅导的整体策略: 对于小辉来说,转变他父母双方处事及教育方法,改变小辉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与认知,以及给予他适当的行为引导是帮助他走出问题,重新感知他人,快乐自己的方式

三、辅导的整体策略和过程:
(一)辅导的整体策略:
对于小辉来说,转变他父母双方处事及教育方法,改变小辉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与认知,以及给予他适当的行为引导是帮助他走出问题,重新感知他人,快乐自己的方式。
可以采纳沟通指导的方式取得家长的支持;采纳叙事心理治疗,倾听他的心声;采纳系统脱敏,认知行为矫正,合理情绪疗法及厌恶疗法等改变小辉的思维、认知和情绪;采用暗示等方法树立他的自信,指导他的行为。
(二)辅导过程:
1、与父母的沟通
首先与小辉的父亲接触,向他讲了小辉最近的表现,询问他对孩子表现的看法,他开始也是对孩子有很多抱怨,当话题深入到他的家庭问题时,他沉闷了。之后他诉说了作为一个婚姻上有变故的父亲的种种无奈:随着时间流逝,更多的是对前妻和大儿子的亏欠,想去弥补他们就难免又会对小辉和他的母亲带来烦扰;小辉的母亲没有工作,自己有压力也会把怒气转嫁到她的身上,家庭矛盾随之而来,而小辉的母亲总是把她的种种猜疑说给小辉,让小辉跟他对着干,反反复复,身心疲惫,很多时候用了不恰当的方式面对问题,自己确实没有尽到一个合格家长的责任。
问题又说到了改变,“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前途一定程度上操纵在你的手上。”这是我送给他的一句话,孩子在他们身上受到的不良影响:谴责他人,凡事找理由,回避困难等,到孩子将来跟随他们走怎样的路,总体上说他的父亲还是个比较通情理的人,很快我们达成了共识:坚持与孩子进行真诚的沟通,实话实说,排除心结,取得孩子的理解,给孩子一个平稳的生活学习空间……
后来与她的母亲见面,同为母亲的我们,交流起来就更加顺畅,我很直接的说了她在与孩子交流中的问题,以及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这位母亲泪流满面坦言在对待家庭和孩子上做得太自私,今后会做好与爱人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尽量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
2、平等的叙事,倾听孩子的心声
这首先存在于他的家庭中,父母与小辉之间能敞开心怀说明自己的想法,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知道孩子的症结在哪里,父母的问题出在哪里,才能制定出接下来的行动。
在学校,我也经常找小辉聊天,询问最近的学习情况等,首先做的是倾听,不打断孩子的话,让他顺其自然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尽可能多的了解到发生在他身上的对他有刺激的事情,及他的分析与想法,这时的他就会很放松,说话比平时随意了许多,情绪也平和很多,偶尔他还会问我的想法,我会直接告诉他,对于一件事,我会怎么想,怎么做,当然也不否定他的做法。我曾告诉他:“不论是什么样的做法,只要站在一定的角度都可以说是对的,只是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的问题。”在与他各种方式的交流中,我一步步走近了全面而又立体的小辉。
3、精准的症结,改变孩子的判断
认知行为矫正专家认为:“扰乱人精神的,与其说是事情,不如说是人们对事件的判断。”
从他叙述的种种事件中,我们可以找到他判断事情和处事的观点,他从老师对他的批评中感受的是老师的偏向问题,从父母的事情中感受的是对自己的不公平,对于学校活动和学习,想到的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消极应对。这就是他狭隘、偏执的根源。
对于偏向问题,我告诉他任何人包括教师都是有情感的,这样就会有不同的喜好,但是每个教师都会力争使自己成为公平公正的教师,虽说达不到完全意义上的公平,但每个教师不会想去伤害她的学生,都会希望自己的学生是好样的。老师即便是批评你,也至少说明老师还在关心你,对你有更高的希望。这是应该理解的人之常情。再有,人总不是靠别人的喜好来过日子的,难道说老师不喜欢就不去学习吗,如果那样是谁对谁的惩罚呢?
对于父母的问题,则是成人间的问题,不是孩子能解决的,但同样没有害自己孩子的父母“虎毒不食子”嘛!父母有父母的难处,你自己有自己的路,作为子女更应该减少父母间的矛盾和摩擦,客观的评价人和事。如果你能站在你爸爸的角度有些事情会好理解的多的。把心敞开,才能拥抱一切,记住:“斤斤计较的人更不容易得到快乐。”
学校活动亦是如此,凡事都有利有弊,我向他举了学校要求老师跟学生一起上操的例子,消极的想法:“折腾什么啊,已经够累的了。”积极的想法:“也好,正好强迫自己锻炼身体,锻炼身体总不是坏事。”所以,学校的活动对于你们也是一样,为什么不看好的一方面呢,如果积极的对待每件事,不仅让自己能成长的快乐也让别人跟你的交往变得快乐。
4、深刻的剖析,暴露孩子的弱点
其实,小辉在很多事情上采取的是回避的态度,遇到矛盾回避自己的责任,遇到难题找不会的借口,在家庭中一味的谴责父亲,同情母亲,实际上是不肯承认的自私。
一次在他叙说父亲对大儿子如何时,我说:“你觉得你自私吗?”他很惊讶,我说:“咱们班有电脑的有几个?上网的有几个?能像你一样穿名牌的有几个?”“你有没有想过父亲是否亏欠他们呢?如果是爸爸,一定要把付出平均分才行吗?再有你肯定是你分到的少吗?”之后他还是沉默,但是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激愤而是一种思考。
一次作业中,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他没有做,我问他:“你认为以你的能力应该放弃吗?不会为什么昨天不说、不问,有多少办法可以让你完成任务,为什么你选择唯一的一条不完成的路?”“你对战场上的逃兵有什么看法?”他其实是个各方面涉猎比较广泛,也是比较有思想的孩子,这次他脸红了,发表看法是虽说流畅,但语气发虚了。
5、善意的暗示,护佑孩子的成功。
在家长和学校的不断努力下,孩子的处事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学习上也有了一些的进步,但是却不那么自信。于是,我让他把“不找理由,只想办法”这句话,写在了自己的文具盒中,时时提醒自己。
一次在考试结束后,他尝试询问自己的成绩,我告诉了他:87分,他又尝试问:低还是高?我说:“还行,不过我觉得应该能更好。”对于这句话他有很强烈的反应,我感觉他的欣喜。此后我经常的用一些类似的方式告诉我对他的期望,渐渐的努力与自信回到了他的身上。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