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发挥主体作用 培养审美情趣

时间:2014-11-04 10:41 点击:
摘要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品析、漫谈、练写等多种手段,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情趣;感受;品析;欣赏;练写 语文教育不能缺少美育的维度。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手段
  摘要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品析、漫谈、练写等多种手段,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情趣;感受;品析;欣赏;练写

  语文教育不能缺少美育的维度。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手段,陶治学生性情,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欣赏美和创造美的 能力。

  一、品析——挖掘美

  语文教科书中处处闪现着美的资源:如优美的词语、精彩的段落、美丽的自然景物、高尚的人物品格等。要挖掘其中蕴含的“美”,就要引导学生仔细地品词析句,认真地揣摩品味,使其能较为深刻地领略其中美的韵味,学会体验美、欣赏美。

  《白杨》一文中有这么一个比喻句:“爸爸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为什么用“卫士”作比喻,这样的比喻确切吗?教师让学生品读、讨论,再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后,纷纷发表见解。大家都认为这比喻是确切的。理由:①从形象上看,白杨像卫士,那么地挺拔,那么地高大;②从职能上看,白杨树就像卫士那样挡住风沙的袭击,守卫着边疆;③从颜色上看,卫士穿的是绿军装,而白杨树也披着绿叶。这样,多角度地品析、推敲,把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修辞手法的恰如其分运用,喜爱、崇敬之情的表露等,诸多“美”的因素呈现在学生眼前,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漫谈——欣赏美

  在教学中,教师倡导自由、民主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给点启发,“给一点暗示”,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审美交流,形成个体的审美兴趣,让学生们分享彼此独特的审美感受,多方位地进行鉴赏评析。比如学习课文前,腾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由漫谈:在初读课文时有何感受?文章哪一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大胆地把自己所欣赏的某个美的方面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完课文后,不妨也留些时间让学生漫谈,检验学生是否学有所得,学有所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与提高。如学习了《景阳冈》一课后,教师留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漫谈:有人提出:现在提倡保护动物,像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要不要学?你们的看法呢?

  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异常活跃,展开辩论:

  甲方:现在老虎的数量越来越少了,而武松打虎的行为是不保护动物的行为。读了这种故事后,许多青少年可能会去仿效。如:用弹弓射小鸟,捕捉青蛙等。所以这样的故事不应该出现在课本上。

  乙方:我反对。《水浒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怎么可以不让后人去了解呢?再说,只要我们抱着正确的心态去看待这个故事,就不会出现那些不好的 后果。

  甲方:可是,我们都是小孩,你能保证大家都有那么强的自制力,都能保持正确的心态去看这些故事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为什么那么多的同龄人迷恋网吧、游戏厅而出不来呢?

  乙方:我们现在要学的是作者生动的写作手法,如:如何把人物的特点写得惟妙惟肖;怎样安排故事情节或是用词造句的精妙等,核心期刊目录2014以提高我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并不是把以它为反面教材,去猎杀小动物。

  乙方:作者写这故事的时间离现在很久远了。那时老虎出来伤人,武松也是自卫的表现。并不是故意杀害动物。

  ……(双方同学争持不下,互不相让)

  师:刚才同学争论得很激烈,双方说的都有道理。辩论的目的不是区别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为了沟通你们独到的感受,分享彼此的审美看法。现在你们是否能够相互吸收对方的观点,达成一个共识呢?

  (双方同学冷静思考后,一致认为:故事还是要保留,只是欣赏时,应吸收有用的知识养分,懂得分析、辨别什么是文学作品中最有价值东西,尝试着在鉴别与评判中提升自己对美的感悟能力。)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