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让主体占领主阵地(2)

时间:2014-10-13 21:31 点击:
(2)出示提纲,引领探究。 认真阅读课本89页,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讨论: ①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 )分米。 1分米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3分米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②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
  (2)出示提纲,引领探究。 
 
  认真阅读课本89页,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讨论: 
 
  ①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 )分米。 
 
  1分米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3分米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②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每份是( )厘米。 
 
  1厘米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18厘米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③小鹿的身高:2米6厘米 =( )米。 
 
  学习的效果与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密切相关的,让学生带着感兴趣的疑问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充分地得到发挥。在这种积极的状态下,再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探究、合作、讨论中逐步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后再通过小组汇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顺利地解决本节课的疑难问题。像这样放心地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 
 
  3 给机会—— 让学生自主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去展示自我。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思路清晰,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自信。 
 
  在《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可从多层面多角度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 
 
  3.1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1)学习小数的读法时:展示自己课前调查的商品价格表。 
 
  (2)认识生活中的小数时:展示自己搜集的带有小数的实物标签。 
 
  (3)学习小数的写法时:展示自己写的小数。 
 
  (4)学习改写用小数作单位时:展示小组合作完成的学习卡片。 
 
  3.2 利用不同的教学时段给学生交流的机会 
 
  (1)学习小数的读写法时:和同桌交流自己写的小数。 
 
  (2)认识生活中的小数时:和同学交流实物标签上的小数。 
 
  (3)4人小组合作学习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路与方法。 
 
  (4)新知识学习完后:交流这节课的收获与疑问。 
 
  整节课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展示与交流,放手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解决,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把机会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联系生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真正做到“让主体站领主阵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收获学习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 
 
  [2] 胡巧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 (19).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