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从教育装备的演变看儿童学习的情境性规定

时间:2014-08-15 13:49 点击:
摘要:人类儿童期的学习源于对直接经验,即生活的重演和再现,因此是有情境性的。而每个人的儿童期是人类儿童期的缩影,故此,儿童学习的情境性规定是人类教育起步时烙下的印记。当人类教育进步到学习主要面对间接经验时,儿童的学习情境性规定却依然始终伴

  摘要:人类儿童期的学习源于对直接经验,即生活的重演和再现,因此是有“情境性”的。而每个人的儿童期是人类“儿童期”的缩影,故此,儿童学习的情境性规定是人类教育起步时烙下的印记。当人类教育进步到学习主要面对间接经验时,儿童的学习情境性规定却依然始终伴随。教育装备的演变依循并见证着这一切。人类学习情境性的本质诉求催生着教育装备的技术革命;教育装备的种种令人炫目的进步演变,正是满足人类从“儿童时代”起就熔铸在学习生命中的“情境编码”指令。

  关键词:教育装备;演变;儿童学习;情境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7-0003-05

  人类学习的发生究竟是源于对直接经验,即生活的重演和再现,还是源于间接经验的口耳相传?为什么儿童在学习的发生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处于“感性优先”的地位?卢梭曾经断言的“儿童处于理性睡眠期”对于我们究竟有怎样的意义与价值?考察教育装备的演变,对于我们认识上述问题,特别是对儿童学习的情境性规定,或许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一

  人类第一次(包括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的教育行为一定是传授直接经验的。那时候别说间接经验的承载物还没有“造”出来,首先是没有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必须等待,等待直接经验的积累。所以,最早的教育装备就是实物。生活中,用于与大自然作斗争,后来是和“同类”作斗争(族群间为了生存的搏杀)的工具(或称“武器”)是什么样子,教育的装备(当然同时也是生产的装备和军事的装备)就是什么样子;工具作用的对象是什么样子(狩猎的获取物或战争的俘虏),用来作为教育的材料(也属于装备),也就是什么样子。《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以教天下。”这里的耜、耒既是生产工具(这是毫无疑义的),也是教育装备,一个“教”字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人类初民时的教育行为的发生。当然,神农氏是否确有其人,还仅仅只是一种传说,一种象征性代表,我们其实不必泥考。但是,这种传说的诞生,必定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诉求,也是人类教育形成和前进的一个阶段性标志。最早的教育,从装备看无疑是和生活的真实情境合而为一的。那个时候说,生活即教育,不仅是事实,而且是唯一的事实,因为教育还没有从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中独立出来,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和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之间并没有一条鸿沟,二者圆融统整。人类的直接经验(生产)在类中间真实演示(教育),所有的工具同时也是教具学具。教育装备在教育的萌芽期一定没有成为独立的门类,这不仅是因为教育未能精细完备,首先是因为人类生产实践还处于粗粝简单的阶段。

  人类的幼婴期与每个人的幼婴期有着极为相似的性质。人类是从感性世界里起步的,人类的幼婴期当然也就处于“理性睡眠期”。混沌初开之际,我们除了用“野蛮”和“蒙昧”来定义当时的人类,还必须看到人类的赤裸裸的真实,一切都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的,包括生产、生活,自然也包括作为生产生活同质异构的教育。事情是真实的,对象是真实的,工具是真实的,没有任何“间接”和“虚拟”。

  当然,原始人类很早也就出现了具有“符号”意义的某些纹饰,似乎是直接的经验生活走向间接的、积淀了人类“观念”的某种“形式”。但是,“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1]

  这一过程是漫长的。间接对直接的超越,形式对内容的超越,符号对生活的超越,理性对感性的超越,经由了亿万年时间,李泽厚把它叫做“积淀”。而在积淀的漫长岁月里,教育的装备也极其缓慢地发展着,实物的替代品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呢?教育什么时候才能从原始人类的混沌生活中独立出来呢?即使这一天迟早会来到,而人类学习的情境性会不会因此而消弭或削弱呢?

  二

  必须承认,教育从学习直接经验到学习间接经验是一种伟大的历史性进步,是人类摆脱野蛮和蒙昧,从感性大踏步迈向理性的标志之一。它是人类进化的反映,也是社会文化形态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

  人类语言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与生活真实事物相匹配的概念体系;而书写工具的不断进步,直至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教育真正意义上从直接经验的再现到模仿,终至间接经验的记载、表述和授受。间接经验作为对直接经验的替代,意味着“符号”作为人类文化的表征,全面地进入人类生活。它不仅成为人类精神的一种“密码”,同时也是人类物质实践的经验得以留存、旷远的历史信息得以接续的人类“化石”。符号,今天看来似乎是自成一脉,与实践是泾渭分明的,属于专门的“智者”的大脑,甚至被看作是“神的启示”,但是最初,它只不过是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图画。由图到符,不知经由了多少年,人类才完成了从直接到间接、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精神,从亲在到表征的超越。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