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217-02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数字技术在软件、硬件上的发展和应用对当代的政治、经济、教育、信息传播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今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培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是如今的重要课题。本文我们通过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专业近年来的工作来谈我们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工作。 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成立于2005年,如今培养5届毕业生,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有机地把艺术设计与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并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级科研项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参加公司的合作项目。通过上述方法大大促进了学生就业。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见长的高等学校,如何发挥其设计类专业的优势构建符合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以及我国当前需求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课程体系,以及具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类课程体系。并且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使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科学化、模块化保持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的先进性,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高级人才的当务之急。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技术类课程改革实践 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在注重学生艺术设计素养的同时,我们认识到计算机与通信类课程在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将这些理工科专业技术类课程和设计专业的课程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从事数字视频、音频处理,商业广告设计,网页设计以及虚拟现实等方向打好坚实的基础。根据以上思考,我们开设了如表1中的课程。在计算机系列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首先我们设置了《计算机技术基础》和《网络技术基础》两门课程有效地和大学本科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等通识课程进行了对接。然后设置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基础》和《通信技术基础》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实现技术。考虑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因此上述课程主要以讲授基本的概念和基本运用为主,只占18学时。然后我们设置了《计算机语言设计》,用来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相关概念。让学生能够在参考和借鉴带有程序控制的数字媒体作品时,了解作品的实现方法。最后我们设置了《虚拟现实与实现》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让学生能够在掌握了本专业所需的计算机系列课程以后,能够学以致用。 表1计算机系列课程设置一览表 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实践环节改革实践 艺术设计类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思维发散具有较强的创造力的特点,同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薄弱。所以,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的专业课程我们都设置了实践学时,如表2所示。如图1所示,实践学时数超过了理论学时数,超过了总学时数的50%。其中图1的课程编号与表2中的课程编号一致。这样设置课程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表2主要必修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图1实践学时与总学时比较图 在专业课程结束后,我们在高年级的学期末设置了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具备综合运用多门课程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在专业课全部学习完毕后,我们设置了专业实习,鼓励同学到跟我们专业有紧密合作的企业中去实习,了解当前的企业需求。最后,经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我们设置了10周的毕业设计,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本科期间所学的知识,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如表3所示。最终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表3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进程表 四、结语 本文对于通过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从计算机系列课程的改革,以及实践环节的改革两个方面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本科教学方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为社会输出具有良好高等教育的人才。 ★本文得到了哈尔滨学院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吴乃群,史耀军.边缘性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研究初探.艺术教育,2007.6. [2]王小净.向传统教学模式宣战,培养新型人才.科技风,2008.4. [3]钱鸣.“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7.6. [4]张少杰.论地方高等学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1. [5]王犹建,王洁.培养设计艺术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实践与探索.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 [6]郭师虹,蔡安江,杨桂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西安建筑科技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7]刘太安,杜春玲,刘欣颖.嵌入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科技创新导报,2009. [8]马兆峰.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新闻界,2010年03期. [9]何格夫.当前制约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六个因素[J].编辑之友,2008(03). [10]易龙.创新型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与技术类课程设置景东[J].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11]薛洁,寇小明.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发展探索[J].大众文艺,2010年07期. [12]卢锋,王苏平.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09年04期. [13]尹义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年15期. [14]哈尔滨学院本科培养方案.2013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