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情境创设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种教学方式被运用到了教学课堂上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上,由于很多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不重视,导致了很多连发的教学问题逐渐突显,使得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学生很难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发展。本文从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情境创设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方式和应用效果。 1.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不重视体育课程 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在所有的教学科目当中被严重忽视,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将重心放在了语数外等其他的主要课程的教学中,处在重要发展阶段的初中生被题海战术环绕,而本来就缺少的体育课经常被其他的课堂所占据,在这种氛围下,很多爱好体育的初中生也不自觉将注意力从体育锻炼中转移。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在我国初中的教学当中越来越凸显,于是体育课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学科,几乎完全被教师忽略,一些学校体育课被瘦身,甚至强制取消,这些会对学生的健康带来威胁,加重了初中体育课程得不到应有重视的情况。 1.2教师教学方式不合理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大多都是依据讲解、示范、训练的流程进行,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对教师的动作示范都是通过看、听、体会来感知,机械化的教学无法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体育锻炼当中,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运动和相关知识的掌握。而如今的初中体育教学在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此外,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还存在以竞技体系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对具体项目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甚至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学生厌恶体育课程的后果[1]。 2.情境创设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创设多媒体情境教学的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最大的释放,在教学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全面地结合视听等多方面的教学特点,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只要通过巧妙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有效利用并合理安排多媒体资源,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教学目的。比如,体育教师在向初中生讲授有关田径的知识时,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有代表性的田径比赛视频为学生进行播放,也可以通过后期的精心制作,让田径的体育竞技成为一种充满意境的画面。体育竞技的场面通常能带给学生热血沸腾的感觉,使得学生能够最直观地感受比赛过程的狂热和激烈,有助于引起学生对田径比赛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搜索国内外著名的田径运动员的相关信息和比赛,让学生对运动员出色的战绩进行深入的了解,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有关田径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相关规则,通过这种形式进行田径教学的正确引导,从而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2]。 2.2创设游戏情境教学的实践 初中生正处于刚从贪玩的小学阶段过渡到求知欲较强的特殊阶段,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性与乏味性,预防出现学生排斥课堂教学的情况发生。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创新采用更多新颖的教学形式,并充分结合初中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全面考虑初中体育的学习内容,不断提高初中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可以穿插游戏情境教学,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比如在进行垒球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垒球发射手,主要负责抛掷和发射的任务,还有接收选手,主要负责对发射手垒球的接球工作,还可以让学生扮演裁判的角色,通过测量和比较学生抛掷垒球的距离充分地融入到游戏当中,尽量为学生创设有趣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了解相关体育竞技规则和知识的同时,全身心地融入到体育运动和锻炼当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3创设比赛情境教学的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已经丰富了教学手段。其中,根据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所应用的比赛教学方式能够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为真实的体育教学情境,并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越来越深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学的比赛情境创设有两种方式,首先可以采用的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中采用知识竞猜的文化性比赛方式,其次是利用体育课堂时间开展具体体育项目的体育竞技。要实现有关体育知识和具体体育项目的课堂比赛竞技,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对竞技题目以及项目的设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随机分为几个小组,为了公平起见,教师亲自参与并作为比赛的出题人和裁判,不断为学生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育比赛情境[3]。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体育项目,例如篮球、跑步等比赛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学习热情,从而实现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遵循随机和公平的原则,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集体中的协作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心,增强集体凝聚力。 2.4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教学实践 在中学生的体育达标项目要求中涉及的体育项目不多,包括短跑、耐力跑、跳远等,这些有目标创设的项目和达标要求会给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创设更多更为贴近生活的体育活动项目。体育的教学应该要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真正将体育课程的学习与学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体验,迅速地融入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当中,从而充分运用体育技能进行体育锻炼[4]。例如教师为学生设置的前滚翻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运用到前滚翻?这时候会发现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比如游戏、摔倒、身上着火或是不小心从坡上滚下等情况,特别是在危急的时刻,前滚翻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和意义。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前滚翻训练之前必须将具体的动作要领详细地告知学生,这是体育课程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先让学生通过模仿的方法对前滚翻的练习有大致的印象和了解,随即教师可以设置具有前滚翻特征的动作情境让学生尝试着练习,在亲身的参与中感受自身身体所要保持的形态,从而更好地练习前滚翻动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情境创设的教学,对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体育教学的效率都有很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教学实践,包括多媒体情境教学、游戏情境教学、比赛情境教学以及贴近生活的情境教学的创设,为我国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上提供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洪.初中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思考[J].华章,2014,11(22):22-23. [2]潘雪峰.初中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思考[J].体育教学,2011,12(17):46-47. [3]王艳超.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2013,12(02):17-18. [4]黄建刚.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09):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