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对中职学校田径课教学的思考

时间:2014-07-11 14:29 点击:
摘 要:综合文献资料及调查归纳个人经验探讨,以田径为主的体育教学,旨在使田径教学趣味化。通过从思想上转变社会、学校及个人对田径课教学的认识与态度;培养爱好与兴趣;改革体育田径课教学方案;合理变向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老师素质等措施,使体育教学即

  摘 要:综合文献资料及调查归纳个人经验探讨,以田径为主的体育教学,旨在使田径教学趣味化。通过从思想上转变社会、学校及个人对田径课教学的认识与态度;培养爱好与兴趣;改革体育田径课教学方案;合理变向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老师素质等措施,使体育教学即田径教学趣味化,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做一份贡献。

   关键词:中职学生;田径教学;趣味化;探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262-03

  1.前言

   我校(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以田径教学最为普遍,田径是枯燥的、乏味的,结果导致学生喜欢体育却厌恶上体育课的局面。学生们在繁重的学习下得不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效果。虽提倡"快乐体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但是并没有在根本上和实践上解决与实施。上好一堂田径课,使之趣味化不但需要学生充满热情,积极参与,还需要老师精心对课堂的设置与创编,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思想与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此外,对学生的全方位了解,取得学生的融洽需要师生对体育课的实质与意义的了解达到共鸣,使枯燥的田径教学趣味化。

   本文通过查阅在量有关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描述的文献资料,体育教学、田径科研等各方面的文献报导与论文及相关教材。根据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变化,加上个人经验与建议,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方法使田径教学趣味化。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学生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的综合与分析:对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的调查与考察;综合归纳法结合笔者在"市政学校"中的教学体会。

   3.结果与分析

   据调查,在"市政学校"体育教学是以田径教学为主。在学生的走访与调查中,一共访问了95个学生,92%的男生喜欢体育而讨厌上体育课,女生约占80%,而男、女生约90%以上特别不喜欢上田径课。结果表明男女都喜欢体育却讨厌上体育课,尤其是田径课,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对中职学生生理与心理发育特征的分析。

   生理与心理在不同发育时期有其不同的表现特征,中职学生是青春其的高峰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促使他们具有自己的特点:男生好斗,攻击性强,他们的喜欢有比赛和拼搏。充分的体现出他们的活力,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女生因为第二性征的出现和身体的发育变化,渐渐的养成文静的性格,怕脏、怕累、不好动,有对美的追求,而又不完全理解的美的实质,对自己的生理特征不够了解,缺乏第二性征常识,害怕且担心上课带来的影响与心理作用,导致在上田径课时女生都不喜欢。男生只有少数体育尖子生为满足好胜心而配合上课外,其余的也是任务式的上课,中职学生不论男女都有好玩的共同心理特征,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田径课变得更无味,学生出现厌课现象。

   3.2 社会、学校及学生的体育教学的认识。

   体育教学的社会地位虽然在不断的提高,由于中职学校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普遍存在,体育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学得不到提高,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现象,以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把专业技能学好,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厌学思想。另一种对体育的错误认识,认为体育就是竞技。体育课是为了出成绩或夺得名次而强加于学生的学习,进行强制性的教学,重视少数尖子生而忽略大部分学生的基本体质教育与锻炼,导致田径教学竞技化和任务化。

   3.3 体育观念的浅薄及学生缺乏兴趣。

   "快乐"与"以人为本"的新思想新观念虽然宣传面非常的广泛,但是并没有很好地在中职学校得到落实,还有部分人把这种新的观念误解,在中职教学中怎样才会做到"快乐体育"与"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田径教学中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学生们对体育课,特别是田径课是失去了激情,没有了兴趣。教师在改编创新方面的兴趣亦不浓厚。田径教学就这样一直枯燥的进行着,没有了兴趣,更别说趣味,所以这样的田径课显得很枯燥。

   3.4 陈规思想加上传统的教学形式与手段使田径课枯燥无味。

   从以往乃至当前体育课不难看出田径教学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在教材、教学、教法、组织形式等方面基本上沿袭命令式——模仿式、检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兴趣、爱护以及独立自主的锻炼能力与习惯的培养,热衷于片面追求竞技体育成绩,或过于强调"达标"考试的体育项目的检测,导致本来是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典范反而成为了教育的附属品,体育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延续着"示范——讲解——练习"传统模式,显得很呆板,并且思想不开放,认为投掷就是器材的一种掷远;认为跑就是不停的绕圈跑;认为跳跃就是固定的起点再测。没有清除陈规思想、解开传统的教学模式,田径教学自然枯燥无味。

   学生的纪律,服装,场地器材,气候,若干部分的使用配合方面不适宜上课,放不开,不方便活动或者是条件很艰苦致使学生很拘束,缺乏热情,这也是导致田径课无味的原因。

   4.几点思考

   4.1 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及田径课的态度,培养体育爱好及兴趣。

   所谓转变学生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田径)的各种不正确的认识,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的一项内容。首先,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讲授科学锻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的成长、发展、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培养体育爱好是实现田径教学趣味化的又一条件,体育课的关键是锻炼身体,达到身心健康,有益学习和生活,培养体育爱好,要注意学生体育专长的发挥。由于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因人而异,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性表扬,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爱好。

   "教学未见乐趣,必不我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兴趣,体育课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兴趣的,但是由于体育课中的田径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于形式,内容单调重复,方法简单缺乏新意,没有兴趣。相反,如果教师教学中,语言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炼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课堂实际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就容易出现生动活跃的场面,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产生兴趣,可以使教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4.2 改革教学方案,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兴趣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兴趣是成功的母亲。但是我认为新颖的教学手段在田径教学趣味化中是最重要的,试问不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案,怎么会使学生产生兴趣与爱好,又怎么能让学生跟着学,自愿学,产生吸引力,我认为改革教学方案,使田径教学趣味化,最首要的是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手段,用新的体育思想来指导教学手段的创新。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