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因为建筑施工的流动性较大,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施工过程,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及专业水平,能够有效保证整个施工的质量问题。应该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专业培训,通过掌握专业的工程施工方法,结合自身丰富的施工经验,为施工的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多数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施工人员接受的思想教育不足,对于施工的安全性认识较弱,导致施工过程中,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及自身的安全,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建筑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可以通过建筑管理单位给予有效的培训,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明确施工的目标,才能促使建筑工程顺利竣工。 2.3加强机具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的机具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控制施工单位的资金浪费,加强机具的管理工作,提高机具的使用年限,机具的管理与操作不正确,直接影响机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现场机具的利用率。管理人员应该详细记录机具的借出、维修、保养、返还,确保机具能够正常投入使用,保障使用人员的安全,促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因为现场使用机具的范围较为广泛,导致管理机具这项工作比较复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细心与耐心,以免机具存在长期隐患问题,最终产生机具伤人事件的发生。建筑施工现场的机具多数属于小型设备,如果管理措施不到位,必然会导致机具的丢失,造成工程单位经济的损失,因此,建筑单位应该给予机具管理足够的重视,加大机具管理力度,管理人员必须明确相关机具的使用说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严格遵守机具管理制度,记录每天机具使用的次数、人员姓名、所属部门等,记录内容可以根据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规范化整理,明确标注机具使用操作的具体范围,确保使用机具后,能够妥善返还,完善机具管理体系。 2.4完善管理控制措施 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迅速兴起,但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措施不够明确,实施管理控制制度具有一定的困难。虽然,多数建筑工程企业,采取借鉴国外成熟的管理控制方法,但是没有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情况,进行合理的改善方案,最终导致方案不具备实施效益。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设计规划合理的内部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国外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完善我国建筑行业控制管理体系。 总结 建筑施工质量的合理控制,能够有效保障施工的质量问题,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形象,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因为建筑施工涉及领域广泛,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给予施工质量问题足够的重视,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创新精神,合理规划设计建筑管理方案,严格控制内部质量问题,促使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民德.浅谈如何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管理[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4) [2]刘志荣.做好安全监管提升建筑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J].山西建筑,2009(13) [3]刘焱.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