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增强市场适应性 在进行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时,相关人员应该要认识到市场变动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风险意识,从而更好的保证其工作质量水平。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建设所需要的材料、设备比较多,而且价格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如果不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价格信息,就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正常发展。通常情况下,购置设备所用的材料费用在造价中的比重较大,其中材料费和人工费用所占比重最大,而且受市场价格变动影响,会增加企业建筑过程中的风险性。如果不能够及时掌握相应的市场信息,可能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单位的市场地位。因此在制定编制时,需要造价人员能够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根据市场变化,对未来的趋势做出科学预测,是报价更加科学合理,减少建筑单位的发展风险,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正常完工。在进行资料搜集时,工程造价人员要对其造价指标做出预测性分析,还要对合同中的工期、造价、质量等要素进行控制,最大限度保证施工单位的利益,为合同的履行创造有利的条件。 3.3加强施工预算管理 在进行进行工程造价预算时,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预算的管理,进而保证其施工质量水平。首先需要对工程预算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保证他们的预算数据质量,减少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出现。同时还要建立相关的管理组织,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提升他们施工技术的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经济意识,在施工中很够减少对施工材料的浪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其次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为了降低企业发展风险,需要在合同条款中不明确部分作出预算管理。尤其是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对每一项条款进行明确,减少分歧的出现,减少施工预算管理问题。第三,还要对施工现场的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控制,尤其是管理人员要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搜集相应的施工数据,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做好施工技术监控,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风险,保证工程施工效率。除此之外,在进行工程施工预算管理时,工程造价人员还要对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估值,最大限度保证施工质量水平,减少建筑施工问题的出现。 3.4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 当前我国许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进而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就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更多的工程造价管理知识,提升工程造价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要让他们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造价,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提升工程造价的质量,最终达到建筑工程施工的目标,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4.总结 建筑工程造价能够更好的提升建筑的质量水平,减少建筑施工问题的出现。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够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求。除此之外,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搜集建筑施工数据,减少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导热出现,合理编制工程预算项目,进而能够更好的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余伟.建筑工程预算造价控制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3,24(20):99-100 [2]张杰路.工程造价中预算管理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0,12(36):78-79 [3]郑俊英.建筑工程预算问题及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5(5):6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