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中,“绿袖标”指导员和社区居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指导员尽职尽责,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方能有效、持续开展。如何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如何建立指导员合理的进退机制?从2013年起,顺义区市政市容委加强了对全区垃圾分类指导员的管理,并在宣传方面创意频现、屡出奇招,多层次、大范围地开展了特色宣传活动,同时严格自身队伍建设与管理,旨在从宣传和管理两大方面打造顺义区特有的垃圾分类管理、宣传新模式。 一、源头分类重在思想,打造特色宣传阵地 做好源头分类的关键是对居民进行宣传,使其能够自觉参与进来并形成习惯。这需要思路、方法和措施。 (一)宣传计划纲领文件,节点管理确保实施 打造宣传阵地的首要前提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计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要细致、可行,明确时间节点,针对每个时期的每个计划都要有详细的实施方案。为此,北京市顺义区在2013年年初制定了《顺义区垃圾分类四季宣传方案》,其中包括了诸多活动内容。 现已经完成的活动包括:春风之新春贺卡送万家及节后抽奖活动、“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进校园系列活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普法宣传活动、夏雨之绿色夏令营系列活动、厨余积分换购活动、垃圾分类知识系列讲座等,宣传范围涵盖了顺义区全部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社区居民踊跃参与,宣传效果显著。同时,选取试点小区用于配置厨余换购及宣传活动积分设备,安排指导员入户为居民发放积分卡,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各项活动。与顺义电视台合作,寻求以“两台一报”的方式向广大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二)寓教于乐特色宣传,情动社区感染居民 为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调动居民的热情和积极性,具有影响力的宣传方式必不可少。通过全面分析不同年龄结构的性格和爱好,从“老、中、青、少、幼”五个层次的人群思考活动创意点,打造了一系列的趣味宣传活动。 其中,垃圾分类“贴贴贴”、“趣味投篮”及“飞镖找对家”活动以其游戏规则简单、操作方便、道具轻巧易携带而成为社区节假日常设游戏,是参与者年龄分布最广、职业分布最多的经典游戏活动。另外,垃圾分类小课堂、有奖征文等也同样吸引了社区居民踊跃报名。 (三)社会各界齐参与,助推分类更深入 做好垃圾分类,需要全面调动社会资源,尤其是相关委办局以及社会团体的参与,才能促进分类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开展。顺义区市政市容委与精神文明办紧密结合,并逐步邀请区教委、建委、妇联、商委、民政局、城管局、电视台以及民间协会组织共同参与分类宣传工作,共同开展了多项宣传活动。 如,联手区教委走进顺义东风小学裕龙校区,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由此推动以孩子为中心拉动一个家庭、以裕龙校区为中心拉动一个地区的宣传活动。为孩子们布置“垃圾分类你真棒”的盖章作业,希望他们利用暑期在社区中坚持分类投放垃圾,对于做到的孩子,为其加盖一枚“真棒”奖章。开学之后收到了2000多名学生的作业卡片,称得上是硕果累累。目前,已在该校内设立了垃圾分类投放站点。今后,还将陆续开展垃圾减量主题月、垃圾分类征文赛及环保画作征集等活动,努力实现教育从娃娃抓起。 除此之外,积极联系区建委,全力协调垃圾分类小区物业,凝心聚力做好社区垃圾分类公共设施维护及分类收集清运工作;成功联合区城管执法局严查垃圾分类小区混装混运车辆,并针对物业使用混装混运公司、扰乱小区正常垃圾分类工作的现象开出本市首例罚单,起到一定的震慑和警示作用;联合顺义区电视台、电台和顺义区情等媒体单位,设立专门板块进行宣传,扩大垃圾分类宣传范围,使分类知识通过媒体传播到家家户户,培养社区居民的分类意识,促进源头分类工作的推动和开展;与民间三农协会就深入农村垃圾分类宣传方案进行研讨,编写出具有乡土特色的垃圾分类顺口溜进行知识宣传,方便农村居民理解和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