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浅谈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施工要点(2)

时间:2013-11-26 13:48 点击:
2.2基础隔震 基础隔震是指将一整体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部分解开并在其中安装隔震系统,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小水平地面运动向上部结构传递,从而达到减小上部结构振动的目的,实现地震时

  2.2基础隔震
  基础隔震是指将一整体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部分解开并在其中安装隔震系统,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小水平地面运动向上部结构传递,从而达到减小上部结构振动的目的,实现地震时建筑物只发生较轻微运动和变形,进而达到预期设防目标,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可靠保证。也就是说,基础隔震技术的设防策略立足于"隔",利用专门的隔震元件,以集中发生隔震层较大相对位移为代价,阻隔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使建筑物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叠层橡胶垫隔震体系,即在建筑物下方采用橡胶垫隔震原件,地震发生时,让建筑在橡胶垫上滑动,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通过实验,采用橡胶垫隔震技术可以减少6~8倍的地震反应,是目前较为安全、适用、经济的工程抗震技术之一。这种技术就是将过去传统的硬抗技术转变为软抗,在建筑物基础柱子上设置一道橡胶垫隔震层,将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隔开。柔性的橡胶垫隔震层可以有效地隔离地面的强烈震动,从而大大减小建筑物结构在地震中的摇晃。加了橡胶垫隔震层的结构可以由剧烈的摆动变为缓慢的平动,整个上部结构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这样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阻断地震能量向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输入,从而减小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结构的初始刚度不大是叠层橡胶垫隔震体系的主要特点,隔震的效果良好,构造简单,性能稳定。
  3结束语
  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处于地震带上,在这些地区生活的人民也是非常的多,为了更好的保证人们的安全,一定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水平,很多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在建筑物内进行的,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建筑可以给人们提供保护,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进行房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抗震性问题,要保证房屋的抗震性达到一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崔莹.低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洼能评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12~13.
  [2]汪礼宏.浅谈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的区别[J].甘肃农业,2009:34~3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