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采取招标手段来有效控制造价 采取招标的手段进行控制造价,根据竞争的手段选取优势的设计单位,从而不仅节约了资金,更提高了施工效果。这种手段不仅调动了设计者的积极性,也让工程造价在设计中更合理,达到了对造价控制的要求。 2.2设立效率的造价监督机构 为保证建设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应该对施工单位进行检查和核实,对有问题的单位,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并设法弥补,对失控严重者要给予警告并处罚一定的资金。 2.3设立节约资金奖励措施 目前,我国在设计工程造价的收费标准是根据造价成本按比例计算的,也就是说,设计工程成本越高,收取的设计费越高。这种办法使设计者产生了提升工程造价的办法,因为,为了达到高收费的目的,许多单位采取这种手段,这样给建设单位产生了不合理的资金投入。如果,建设单位采取按节约资金的比例来给设计单位及个人发奖励,这样不仅调动了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也节省了设计费,更控制了造价成本。 2.4对设计单位进行必要的体系认证 我国一定要大力开展体系认证制度,这样才给对建筑的相关单位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他们的施工质量。我国根据ISO9001的要求对设计单位进行质量认证,不仅保证了施工标准目标,也对施工责任和工程步骤以及执行标准进行权责分明完善,就会在控制造价和设计质量上,满足了一定经济效益,所以,一定要对设计单位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的申请。 3工程设计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办法 3.1完善招标手段 工程设计可以分为三部分:1.施工图的设计;2.技术设计;3.方案设计。招标工作中,常常只看重方案设计的能力,而对其余的部门没有加以比较,这就造成了招标不够合理化,没有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更没有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所以,一定要合理进行招标,就应当三个阶段共同引入竞争机制,让每个设计阶段均通过竞争来完成。这样把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引入招标过程,根据比较,对比出中标单位,从而达到获得最大施工效果的目的。 3.2增强工作人员的经济意识 工作人员需要创造主观能动性,在同一项目里,设计者们有着不同的设计结果,所产生的费用也大不相同。其中有的设计员由于经济观念和精品意识以及设计感的缺乏,只是片面的追求不符合实际的设计,很容易加大该项目工程的资金投入,更提高了维修资金,这些没考虑经济的设计都阻碍了限额设计的实施。所以,我们要对设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强化,同时培养工作人员的经济观念和意识,让工作人员运用先进的技术来节约造价,从而达到有效控制造价的目的。3.3采用奖励和处罚的手段来进行控制 直到现在,我国设计单位还是按面积和造价来收取设计费用,这种收费方式很容易提高成本,因为为了更多的收取设计费用,这种办法促使设计者加大造价,而不再多得考虑经济的合理性,况且,设计者也不会受到处罚。因此,我们要加入造价节约的奖励以及造价超支罚款的措施。对优秀节省工程造价的方案进行奖励。对设计平平和超标的工程设计进行处罚,达到工程造价的控制。 3.4推广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指根据研究报告的标准,合理的设计投资预算,在保证工程基本功能前提下,对设计图和概算进行专业设计。并合理的控制所分配的投资限额,对不合理的投资进行取替,保证投资的总限额。所以,我们采取以下两种手段来控制限额:1.控制工程量;2.投资分解。同时,限额设计也并不是只考虑节约投资,而是尊重科学性的设计,为保证限额设计的落实,设计单位以及设计人员都要形成整体的设计和概算有机体,克服脱节的状态,并经常检查工程费用,切实的做好控制造价工作。 3.5推行标准化的工程设计 标准化设计分为两部分,1.定型设计;2.通用设计,这两部分组成了标准化的工程设计。我们推广标准化设计是为了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因为,标准化的设计可以直接应用在民用及工业建筑中,从而节约了设计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设计费用,还减少了所需的设计人才。这样,不仅加快了施工速度,也保证了工程质量,更节约了工程成本和生产成本,实在是一举多得。 3.6控制并管理设计变更和投资 其实,初步设计基本都是不够准确的。因为许多因素都是不确定的,如工程地质、采购物资和设备材料等都是可变因素,都是随着市场的价格而变化的,还有更主要的一点,主观认识往往是误差最大的因素,这使施工图需要变更设计,并在施工中改变,这就会造成己确认造价的改变,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正常的,也是允许的。但在建设规模、总设计方案及艺流程等因素需要变更时,一定要进行核查并加以控制。 4结语 总之,在具体问题中要具体对待,全面分析考虑问题,把握协调好各个环节的关系,发挥工程价值的作用,合理控制造价成本,从而保证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向明.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 [2]陈旭.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 [3]张贤杰.从设计阶段开始控制工程造价[J].科技咨询导报,20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