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地理空间要素分布对小城镇发展方向的影响 3.1自然资源和地理因素对小城镇发展方向的影响 城镇发展方向的基础是河流、水源等自然条件,城镇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水源,而且水资源的充足能够加速一个城镇的发展进程,相反,水资源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都会成为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失衡条件。而农业及矿产资源的发展是一个城镇产生与发展的关键,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通常都会以点的形状分布,只有在矿产资源的储量比较大的情况下才会以片的形状分布,当这些资源比较适合集中性的开发时,一个城市就会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点而产生。 3.2交通因素对小城镇发展方向的影响 从各个城镇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城镇区域的电力、交通以及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支撑着城镇发展的空间格局与方向。由此可见,区域城镇的交通对城镇格局的支撑性是其发展与演变的关键因素。一个地区的交通比较发达,那么这个地区的经济也就会很发达,城镇的人口集中吸引范围大,这些都对小城镇发展的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 3.3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小城镇发展方向的影响 日益繁荣的知识经济日益影响着城镇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的高级服务与高科技产业逐渐向发展前景比较广阔的小城镇集聚与迁移,这种情况下,中心城市就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机构管理的孵化地域新兴产业的集聚地。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及交通走廊的逐步形成,使得城市高密度集聚的过程中,在其空间上也开始向开阔的郊区以及周边小城镇发展。这就促进了城镇进一步向兼容性、产业交叉性以及综合性的状态发展。 3.4社会政治因素对小城镇发展方向的影响 在研究以往城市中,社会政治因素通常会被当作社会背景及环境来看待,从而导致了对城市主导作用的忽视。一般情况下,经济的增长决定着城市的发展,但是通过对城市发展历史进行细读发现,经济的增长并不会直接促进城镇的发展,相反,城镇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依赖于国家的宏观发展政策、社会政治体制和制度等。一般情况下,国家对小城镇的宏观发展政策直接决定着城镇的资源开发、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以及生态环境维护等各个方面,这种宏观发展政策一方面促进了城镇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其经济的发展速度,城镇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都受国家宏观政策的主导。4山区小城镇发展方向的选择方法 4.1影响小城镇发展方向的因素 4.1.1地形地貌 山区小城镇受地形地貌的限制比较严重,地形崎岖不利于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甚至还有的山区极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情况,导致了小城镇的发展举步维艰。 4.1.2自然资源 虽然山区小城镇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开采难度大,危险系数非常高,可开采和利用的资源少之又少,造成山区人民出现傍山不能靠山的现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山区小城镇的发展方向。 4.1.3用地分布 山区小城镇的可利用平地分布不均匀,基本上都是曾点状或者带状分布,形不成一个比较大的城镇发展区域,制约着城镇发展方向的选择,很多都只是小范围的区域性发展。 4.1.4国家政策 建设、资金以及管理被称为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是,在很多山区小城镇中,地区政府并没有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其执法工作仅仅局限在检察权与监督权方面,对小城镇中那些违章建设、违法占地、占道经营以及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无法有效遏制,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山区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4.2影响因素的权衡与取舍 首先,就是要对山区小城镇的用地情况予以解决,积极进行土地政策的改革,尤其是那些试点镇的扩权强镇,必须保证山区的建设用地,对存量土地进行盘活,提高山区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其次,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地区整体发展的基础,要想找到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就必须要保证这个地区的经济进步。 4.3选择方法总结 制约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我们必须要在一定的自然资源条件下,对山区城乡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找到适合山区小城镇发展的选择方法,促进小城镇更快更好的发展。 5结语 要素的自由流动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个小城镇发展的活力所在,然而,城镇自身对利益追求的最大化,直接导致了这个地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挥。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阐述了山区小城镇发展方向的选择,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区域中,怎样保证城镇经济发展利益最优化以及对城镇发展诉求的满足,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 参考文献 [1]李晓江.城镇密集地区与城镇群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08(1). [2]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龚松青等.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群发展初探[J].城市规划,2002(4). [5]李弋.探析中小城镇群的资源整合[J].小城镇建设,2004(5). 作者简介:蔡涛,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武汉市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程筱颀,助理工程师,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黄黄高速公路管理处科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