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迅猛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大规模实施,为农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然而,由于农村公路交通负荷不断增加,使得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容易遭受破损问题。,随着农村公路交通量的急剧增加及车辆超限超载现象严重,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急剧增多,路面使用功能正急剧下降,大部分路段病害不但影响到行车安全,还大大提高了养护成本。因此,需细化分析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情况,并给出相应有效治理措施,旨在保障农村公路安全运行,意义深远。 关键词:农村公路 混凝土路面 病害 治理;养护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骨架公路网的有效补充。农村公路作为各主要结点的连接线,是农村地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对区域经济、旅游和社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纵观可知,在农村公路运行中,引起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原因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可谓是综合各类因素所造成的结果,为充分确保农民大众安全出行,应结合病害实情,针对性采取有效治理防治措施,立足根本实现路面病害问题的优化解决,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高质完成,旨在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需求。 1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1.1 表层破损 成因分析:建设农村公路时,如果面临选择使用品质相对较差的原材料、实际施工质量欠佳、混凝土搭配比例缺乏协调性等问题,则会造成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面板产生表面损坏现象,包括龟裂以及剥落等情况。特别是在遭遇特殊情形时,譬如气候严峻或者是重载车辆通行过于频繁,会让路面损坏范围扩张且损坏程度增加。 治理措施:相较公路路面存在大面积破坏问题的水泥混凝土面板而言,若水泥混凝土面板所遭受破坏的程度相对较轻,那么,在对应破损范围之内,能够将3 cm~5 cm的水泥板凿取出来,而后把一层沥青铺于表面上;若水泥混凝土遭受损坏的程度比较严重,那么,需将6 cm~10 cm的水泥板凿去,而后采用更高一级强度的水泥混凝土实施合理化修补,起到良好维护成效。 1.2 台背下沉 成因分析:建设农村公路的进程当中,时常会涉及有桥梁施工,若选用材料不合适或者是未能根据具体标准进行压实施工,则会造成台背填土发生桥头搭板或者是面板倾斜等问题情况。此外,若桥头胀缝不具备十分良好的防水成效,土基或者是基层会被渗透下来的水分所侵蚀,从某种程度上看,台背路面板所发生倾斜会被大大加深。 治理措施:针对桥梁台背位置水泥混凝土板出现的下沉倾斜问题进行处治时可采取的措施为,(1)于台背下沉空隙位置使用浆砌片石等类型填充物实施补修,若搭板出现严重的倾斜沉降情况,则需重新制作搭板或者是通过沥青混合料完成找平工作;(2)认真完善胀缝防水作业,尽可能将下渗水量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1.3 断板及路面板裂缝 成因分析:(1)路面板产生裂缝跟水泥混凝土面板底部发生脱空现象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建设农村公路时,一般不会在水泥路面结构面板中敷设沥青中间层,一旦接缝出现渗水情况,由于行驶中车辆的车辆形成的泵吸作用会让水泥混凝土板底部以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被脱空,进而增加水泥混凝土板实际承受的弯拉应力,使得公路路面老化速度趋于迅猛。(2)没有在面板内部进行钢筋搭配,较常采用的为没有于板内进行钢筋搭配的混凝土面板,若负载过重,并在温度疲乏等因素的影响下,此类面板容易发生开裂问题,与此同时,断板同样容易遭受破坏。 治理措施:(1)由于裂缝问题的出现会让单块水泥混凝土面板裂成多块相互间不连接的板体,基于此需采取有效的整板置换措施,若针对单板实施换板时,能够将Φ6(Φ8)钢筋网片搭配在板内位置,若针对多板实施连续换板时,需结合连续配筋手段实现钢筋网片搭配。(2)合理选用改性乳化沥青针对灌缝展开细化处理,如此一来,存在于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板表面位置的微小裂缝可被有效处理解决。(3)面对面板表层位置出现的裂缝,能够于面板约10 cm的位置凿出裂缝,而后将Φ6(Φ8)钢筋网片至于其中,并进行新混凝土的合理填充,起到良好覆盖作用。 1.4 面板接缝损伤 成因分析:未能合理设置胀缝间距,或者是没有根据具体标准处理接缝,均会使处于连接状态的水泥混凝土面板接缝遭受直接破坏。基于此,部分施工单位在公路建设进程中对于平整度有着十分过分的追求,导致所设置的胀缝数量变少,一旦出现较大温差情况,水泥面板不断膨胀收缩,相对较为脆弱的接缝位置首先会被破坏。 治理措施:在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中,必须严格结合具体标准,参考文件详细规定,实现胀缝的合理设置,若发现间距跟要求存在不符,则必须进行胀缝的增加设置。针对接缝位置处产生的微小错台问题,能够基于薄层沥青使用达到找平目的。针对接缝位置处所存在的连接板裂缝问题或者是严重错台情况,需在较大范围内就现有面板实施局部清理措施,待合理设置好传立杆之后,将新混凝土面层铺设于表面位置。 1.5 路面板沉降不均匀 成因分析:公路基层强度与路基实际压实情况直接影响着公路面板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发生。如果公路基层强度不甚均匀,会让路面板底部空隙受到影响;若压实度难以达标,在不断的车载作用下,路基会发生不一致的变形,进而导致水泥混凝土底板产生空隙情况。 治理措施:就路面板出现的不均匀沉降现象,要求相关单位应认真做好实地勘察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制定合理的修补方案,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若基层强度仍有欠缺,则能够选择为使用局部补强换填手段进行修缮优化。与此同时,全面增强路面对水损坏的抵抗能力,并将乳化沥青封层洒布与面层跟基层的接触位置。 1.6 养护建议 为充分保障农村公路日常可靠通行,必须努力做好相应的公路养护工作。(1)采取经常性的预防养护措施,力求满足较高的治水跟防水要求,认真实现见水必排、见空必灌、见缝必补、见碎必补这项基本原则,在细化处理路面水的同时做好路面下的水分处理工作;(2)强化稽查超限超载车辆,使得混凝土路面尽可能免遭由于重载超荷形成的破坏影响,有效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实际使用寿命;(3)增加养护资金投入,在每年均需认真处治遭受严重病害的公路路面,提高巩固路面质量,充分保障交通顺畅与安全行车。 2 结语 综上可知,就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引发其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问题的成因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未能正确处理软基、未能正确使用填筑路基材料、台背回填跟标准不符等,上述病害的存在均会对公路使用寿命造成消极影响,削弱车辆行驶舒适度。基于此,应细化分析病害成因,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谨遵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的原则宗旨,及时发现,尽早处理,阻止病害进一步加深,遏制其蔓延,保障农村公路稳定运行,延长公路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 熊贞贞.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预防[J].江西建材,2014(22):147. [2] 唐艳良.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病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12):112-113. [3] 黄伟坚.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及处理策略[J].门窗,2014(7):304,307. [4] 程海维.农村公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J].交通科技, 2013(5):8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