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长三角地区交通优势度的空间格局(4)

时间:2015-12-09 13:37 点击:
(3)交通优势度的区域差异形成了区域发展支撑能力的差距,总体上区域中部地区,尤其是上海及其临近地域交通设施对区域发展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但区域边缘、尤其是浙江板块的西南部及南部地域交通设施的支撑作用

  (3)交通优势度的区域差异形成了区域发展支撑能力的差距,总体上区域中部地区,尤其是上海及其临近地域交通设施对区域发展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但区域边缘、尤其是浙江板块的西南部及南部地域交通设施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弱,且这种弱势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比如山区地形或者区域中心城市分布等的影响较大,在当前条件下改善的余地并不大。因此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应充分利用上海及周边地区突出的交通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区域总体国际化水平;而对于边缘交通优势度较差的地区,则应充分利用其在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荣朝和.关于我国交通运输问题的思考.科技导报,

  [2]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北京:商务印书馆,

  [3]金凤君.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4]荣朝和.论交通运输在经济时空推移和结构演变中的宏观作用.地理学报,

  [5]李爱国.运输成本对空间经济集聚与扩散活动的影响.求索,

  [6]金凤君,王姣娥.二十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地理学报,

  [7]曹小曙,阎小培.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地理研究,

  [8]曹小曙,薛德升,闫小培.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地理学报,

  [9]徐旭,曹小曙,闫小培.不同指标下的穗港城市走廊潜在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地理研究,

  [10]杨家文,周一星.通达性:概念,度量及应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1]李平华,陆玉麒.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

  [12]封志明,刘东,杨艳昭.中国交通通达度评价:从分县到分省.地理研究,

  [13]金凤君,王成金,李秀伟.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地理学报,

  [14]吴威,曹有挥,曹卫东,等.开放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综合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地理研究,

  [15]罗小龙.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合作与管治.北京:商务印书馆,

  [16]徐旳,陆玉麒.高等级公路网络建设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经济地理,

  [17]吴威,曹有挥,梁双波.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时空演化.地理科学进展,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