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之前需进行安全技术教育,检查投入使用的设备是否完好,如未经上级许可不得擅自拆除高处作业防护设施;高处施工人员需按规定着装,穿软底防滑鞋,系上安全带,与架空输电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遇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或悬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使用物料应堆放平稳,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物件一律先行撤除或固定,存在人身安全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2.4架梁施工安全措施
采用专用轨道保证两端行程同步的前提下进行平顺移梁铺设,避免轨道接头的错台、错牙、道床沉陷等现象;确保千斤顶起落高度保持在有效顶升量程内,以及钢丝绳的断丝量不超过断面总根数的5%,若梁体吊离支撑面达10~20cm时应当暂停起吊后全方位检查,保证桥梁两端高度差不超过30cm。
3、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3.1海上桥梁施工安全管理
海上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与陆地施工相比主要不同在于存在更多的危险性,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应该从创造施工安全的工作环境,保证设备设施齐全完好,及时准确收集发布气象水文信息和开展海上施工安全教育四个方面入手。具体说来,应尽量减少海上作业人员流动的频率,保证海上工作平台和通道等安防设施齐全完好;掌握及时可靠的气象水文信息,尽量避免恶劣气象和水文条件下作业;印发安全施工资料,组织开展安全系列教育工作,并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检验;各个作业面加强日常现场安全检查,严抓高处作业、大型构件装载等危险系数大的关键工序[3]。
3.2山区桥梁施工安全管理
由于山区地形复杂给桥梁施工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将安全人机工程技术融入施工安全管理中,有利于减少桥梁施工事故的发生几率并保障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山区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主要从合理利用桥梁施工人员心理特征和防止过度疲劳入手,因为在山区桥梁施工工程中,人为不安全心理与环境条件限制产生的复合作用是主要不良因素,充分保证安全防护系统如SNS柔性防护系统的实施到位,加强不安全心理的综合管理,以划分若干个小群体针对性的培养安全骨干,通过群体心理引导养成安全生产习惯,使得每位作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施工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技术熟练程度的同时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4]。
3.3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
公路桥梁施工受环境的限制和人为因素的复合影响,应充分利用群体心理,通过培养安全骨干提高整体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通过提高机械自动化水平和员工技能,合理安排劳动强度,杜绝过劳现象,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部署有针对性的技能考核;采用不同的色彩标志预防事故发生,坚决淘汰高耗能,污染严重,技术改造不经济的设备,定期正确保养机械设备,特种设备需经过安全检测后才能投入使用[5]。
4、结论
桥梁施工的安全控制要兼顾人员和物两个方面,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仅要提高安全管理的理论水平,更应当将理论措施付诸实践,结合法律、经济、文化和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管理,有利于真正在工程实践中取得实效,为企业创造出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章照宏,龚先兵.桥梁施工安全控制[J].湖南交通科技,2000,26(2):46-47.
[2]刘永明.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326.
[3]欧阳瑰琳,刘刚军,聂荣等.海上桥梁施工安全管理[J].公路,2006,3:134-137.
[4]杜昕,张谢东,王小璜等.基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山区桥梁施工安全管理[J].交通科技,2008,5:106-108.
[5]陈跃昌,李麟达.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J].价值工程,2011,1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