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岭南地区绿色建筑灰空间的类型及其营造

时间:2014-07-17 11:42 点击: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州大学 广州 510006 摘要:鉴于岭南地区的湿热气候,设计中要重点解决建筑的通风与阻挡太阳热辐射的问题,而岭南传统民居建筑在这两方面有丰富而实用的经验。本文试通过对岭南传统灰空间元素进行提炼与转化,以低技术含量的手法来建造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州大学 广州 510006

  摘要:鉴于岭南地区的湿热气候,设计中要重点解决建筑的通风与阻挡太阳热辐射的问题,而岭南传统民居建筑在这两方面有丰富而实用的经验。本文试通过对岭南传统灰空间元素进行提炼与转化,以低技术含量的手法来建造适应岭南地域性气候的绿色建筑。

  关键词:岭南地域性建筑;绿色建筑;灰空间

  引言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先人通过千百年的营造,特别是在民居设计上,其中通过对建筑的灰空间的处理,改善室内的通风与采光条件,很好地适应当地气候与地理条件。

  绿色建筑十分注重场地的气候地理特征和开发定位,以充分利用场地的资源与能源,同时减少建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建筑与环境达到可持续的和谐共处。故从环境和气候出发,并结合地域性建筑特色,以低技术含量的手法来进行建筑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条很好的出路。如查尔斯.柯里亚在其《形式服从气候》中所说:“我们正在面临能源危机……也许这是给我们建筑是的一次机会去调整方向———最基本形式的起源:气候。”所以,以岭南地域性气候为出发,向岭南传统民居的灰空间学习,用现代的手法再现,把灰空间应用到当今绿色建筑中。

  1 灰空间于岭南地区绿色建筑的应用

  1.1 灰空间的概念

  对于“灰空间”的定义,黑川纪章讲到:“灰色是由黑和白混合而成的,混合的结果既非黑亦非白,而变成一种新的特别的中间色”。这是一种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私密﹑半公共的中介空间。这种特质空间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的连贯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的感觉。灰色是黑白的过渡色一样,“灰空间”就是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中介,或者说是内容与功能不同的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由于它的存在,冲破了封闭空间的制约而争取与户外空间取得更加广泛的联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情景交融。灰空间把内部空间外部化和把外部空间内部化,这意味着排除内外之间、自然与建筑之间双重约束的领域,促进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渗透,将自然转化为内部,而又将是内延伸于外部,这样一来内部与外部,自然与建筑相互捕捉,维持了非常良好的平衡关系。

  1.2灰空间、岭南地域性和绿色建筑的关系

  鉴于岭南地区的湿热气候,设计中要重点解决建筑的通风与阻挡太阳热辐射的问题。而岭南传统民居建筑在这两方面有丰富而实用的经验。岭南民居对外封闭对内开放,通过天井、冷巷联系各个功能用房。天井与冷巷还可以通过热压原理,天井与冷巷为建筑通风换气,此外他们是内向性岭南民居中主要的采光源。同时天井和冷巷是岭南民居中传统的灰空间,是室内外环境的过渡,把室外的自然引入室内;由于天井与冷巷的空间尺度较小,可以看作是一个既是室内又是室外的一个中介空间,是室内向室外的延伸。天井与冷巷这种灰空间有效的改善室内物理环境,可以很好的达到自然通风和采光目的,减少对机械设备的依赖,提高能效,达到了绿色建筑的要求。所以灰空间、岭南地域性和绿色建筑三者存在着互补关系。

  本文试通过对岭南传统灰空间元素进行提炼与转化,同时引进其他灰空间营造方法,以低技术含量的手法来建造适应岭南地域性气候的绿色建筑。对岭南传统民居的灰空间元素进行抽象纯化,保留其中的物理原理,提炼出基本的模型,然后用现代建筑手法把模型应用到设计中去。

  岭南传统民居中灰空间是指住宅中的天井,通廊,冷巷,檐廊,它们是室内和室外的灰质过渡,把室外的自然引入室内,是室内向室外的延伸,在阳光投射下,天井、冷巷与檐廊挡下了阳光的直射,人置于其中感受到一种诗意宁静的阴影空间,弱化了室内外之间的界定。按灰空间的物理作用对广义灰空间进行抽象提炼,把天井、通廊、冷巷、檐廊进行简化,让风和阳光这些自然元素充盈其中,是通风的灰空间,依次对应的基本模型是箱体空间、管道空间、狭缝狭缝、边廊空间。

  2 灰空间的类型及其营造手法

  2.1箱体空间

  箱体空间是岭南民居中天井的基本模型。箱体空间四面或三面由墙体围合,嵌入建筑其中,是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个插入空间(图1),是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中介,或者说是内容与功能不同的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而作为灰空间的一种,箱体空间灰空间,不能是一个四周完全封闭的中庭,它必须是开敞的,在此自然可被隐退,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按安藤忠雄所说的,箱体空间/天井是室内中的自然,在此你可以感受到光、风、阴影,是一个充盈着自然基本元素的箱体。箱体空间,即天井,其长宽比高小,空间尺度及比例在此跟院落是不同的。

  箱体空间的通风机制的产生是因为箱体空间相对建筑室内受到更多的太阳辐射,箱体空间与室内产生了气压差,形成了热压通风,原理跟烟囱效应相同。同时箱体空间也可以作为建筑室内的采光源之一,故箱体空间可以有效的改善室内的采光和通风环境。

  安藤忠雄的住吉的长屋就是箱体空间很好的实例(图2)。安藤忠雄从计划初期到最后,一直没有考虑空调设备的安装,而是利用住宅中央的混凝土箱结构进行通风,这是个把城市中逐渐失去的自然导入到住宅的装置,同时吸取了当地传统住宅适应当地气候的做法。长屋的过厅、小天井等作用实现了通风和日照,这是住宅中最基本的环境条件。长屋与相邻建筑之间留有间隔空间,这个间隔空间的作用有如岭南民居中的冷巷,起到通风作用,而且为了适应湿度较大的当地气候,每个房间都设计了通风门窗,更加提高了通风和换气方面的效率。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