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关于公路景观与线型设计

时间:2014-07-11 11:56 点击:
摘要:公路的兴建,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修建公路对自然环境、视觉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是不容忽视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国人也愈来愈认识到自然景观及生态景观的永续维护、保持人与自然的共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简要的

  摘要:公路的兴建,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修建公路对自然环境、视觉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是不容忽视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国人也愈来愈认识到自然景观及生态景观的永续维护、保持人与自然的共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简要的阐述公路平、纵、横以及沿线景观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公路;景观;设计

  一、引言

  在我国,景观环境质量作为一项人居环境指标,正逐步为人们所重视,公路建设使大量具有良好景观的自然环境被侵占和破坏,鉴于此种情形,应注重公路景观的研究与设计。

  二、公路景观的构成

  对公路景观的不同研究方法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应着不同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几种:

  1、按景观客体的构成要素分类:包括公路自身及沿线一定区域内的所有视觉信息使用于对公路沿线一定范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利用、开发、创造等工作的研究。

  2、按景观主体的活动方式分类:使用于研究景观主体处于高速行驶或静止慢行状态下,对动景观及静景观的生理感受、心理感受、视觉观赏特征及与之相对应的动景观序列空间设计与静景观组景技法、手段的应用。

  3、按景观的处理方式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对于公路景观的规划、创造、建设者可明确哪些景观需在公路选线、规划、设计中予以保护、开发、利用和改造,哪些需在公路规划设计时进行设计与创造。

  驾驶人与乘客以欣赏公路的动态景观(线性景观)为主,而路上的行人则以欣赏静态景观(点式景观)为主,为此,在景区公路中更应注意动、静景观结合的设计思路。

  三、公路选线及线形的景观设计

  1.平面选线

  (1)良好的公路布线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与地形高低的变化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图1 与自然环境不协调。图2能较好的利用自然地形资源,与地形高低变化相适应。

  (2)、对于景区中原有的景点,将其置于路线的正前方能吸引驾驶员及乘客的视线,一般设置于弯道外侧,这样一来,可以使旅行者的眼睛自然地扫视蜿蜒道路外侧不断变化的景观,能避免旅途的单调和厌倦感,如图3。但是如果沿线有对光较敏感的古文物时,应将其置于弯道内侧甚至应远离,以避免夜晚行车的灯光对文物照成影响。

  (3)、直线挖方导致在地形上看上去不自然,尤其在天际线衬托下更甚,应把挖方边坡斜侧面进行整修,将会大大改善视觉效果。如果能把平曲线布置于挖方路段,可能会获得最佳效果。如图4。

  (4)、当道路穿越等高线形成填、挖边坡时,会在原地貌上留下极不协调的切口,路线选线时应选择填、挖量最小的方案并应仔细考虑边坡细部的处理。如图5

  2.线型设计

  2.1平面线型设计

  公路的平面设计普遍是以曲线线形为主,要提高公路的使用效果,保证行车安全与舒适关键在于技术指标要均衡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平面线型设计应尽量避免过小的方向改变,很小的横向位移会在驾驶人面前呈现错乱的景观。如图6

  (2)、当两条直线路段被连接在一起时,使用短的平曲线会导致扭折状态(图7),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大半径的弯道连接可得到改善(图8)。如果靠近的两条直线路段过长,即使加入一条大半径曲线也可能无法避免因方向急剧变化而产生的生硬感(图9)。

  (3)、在两条方向相反的水平弯道间,若加入一段短距离的直线路段,在视觉上很可能导致扭曲状态,改善这一视觉效果的方法是使用一对缓和曲线代替直线路段。

  3、纵断面线型设计

  纵断面设计首先做到填挖平衡,又要兼顾平纵指标的结合,在满足洪水位标高的前提下,根据地形的起伏变化,尽量使纵面线形与地形相适应,并注意平、纵、横的结合,能在视觉上自然的诱导驾驶员的视线,保持视觉的连续性,避免在直线段出现驼峰、暗凹、跳跃等使驾驶者视觉中断的线形。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