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操作手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利用率高,易损坏,易出故障的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变事故修理为预防性修理,机械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汇报给领导,以便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抢修,预防不必要产生的安全事故。 5、机械的易损件应做好储备,避免因购件周期过长影响高速公路管养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6、做好机械租赁管理,保证高速公路防汛、抢险、清雪防滑等应急需要,机械租赁应多做好市场调查,检查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努力降低租赁成本。 四、加强成本考核保障设备运行成本安全 1、燃油考核要安排专人,每月定期记录行驶里程或工作小时,加油数量,计算出平均燃油,找出油耗大的原因,也可以培养驾驶员、操作手养成好的驾驶习惯。 2、要定期检查随车装备的灭火器、三角架、工具、补充润滑油,看固定是否牢固合理,保养是否良好,避免保管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 3、要做好单机、车维修考核,对维修项目认真审核、验收,重复维修项目,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做好理赔、处罚,保障机械运行成本安全。 4、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及时补救,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五、建立建全安全机构,使管养机械安全管理有章程。 1、做为领导者与管理者应结合工作实际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使我们在筑养路机械安全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应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2、安全学习制度。为及时贯彻落实、掌握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系列指示精神,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当前安形势,吸取外省、市、县单位事故教育总结经验,堵塞漏洞,学习本系统本部门安全管理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会议制度。会议是及时了解情况部署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组织协作的重要措施。安全领导小组应建立定期不定期的会议制度,研究部署总结工作和交流经验。深入开展“反三违月”“安全活动日”“安全警示月”活动。 4、检查制度。安检小组应对下属单位贯彻、执行上级安全工作指示,计划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全面或专项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在的问题整改意见反馈给受检单位。 5、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事故之后应及时上报,事后应写出书面报告。 6、隐患整改制度。在工作中及时排查发现隐患应及时采取合理处置措施并上报,若知情不报造成损失的应给予严罚。 7、风险抵押金及奖罚制度。全员风险抵押金对事故当事人及主管领导进行追究责任,并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以提高警觉性。对在筑养路机械安全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 安全问题是筑养路机械安全管理事业发展的大问题,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要素的优化配置,需要各级领导部门层层落实,层层把关,发挥自己的职能,把安全问题提上主管领导的议事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本职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筑养路机械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