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管理论文 >

离退休职工心理特征分析及对策初探(2)

时间:2013-12-22 11:36 点击:
三、保持离退休职工心理健康的对策 离退休职工六种心理特征和四个影响因素表明,离退休职工的心理特征不完全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不可认知,一成不变的。关键的问题是要科学分析正确认识离退休职工心理特征

  三、保持离退休职工心理健康的对策
  离退休职工六种心理特征和四个影响因素表明,离退休职工的心理特征不完全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不可认知,一成不变的。关键的问题是要科学分析正确认识离退休职工心理特征,正反两面的现状及其规律,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辩证地认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
  从现代老年心理医学的观点看,只重视生理健康而忽略心理健康,是很难做到健康长寿的,生理健康因素影响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反过来又影响生理健康的事例并不鲜见,应当引起重视。离退休职工的一些主要心理特征也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广大离退休工作者和有关部门需要在工作中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离退休老同志树立积极的心态,保持心理健康,颐养天年。
  1、弘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尊老敬老意识
  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源远流长,成为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离退休职工的身心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近些年,社会道德有所滑坡,不尊敬离退休职工甚至歧视虐待离退休职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已成为有损离退休职工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各种平台,大力宣传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弘扬表彰尊老敬老的先进集体及个人,谴责虐待离退休职工的行为,开展尊老敬老的教育,落实尊老敬老的内容。
  2、认真落实老同志的政治待遇,切实做好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对于老同志来说,政治待遇的落实既是他们了解国家大事和企业形势、开阔视野的一个渠道,也是他们感到受重视、受尊重的一个表现。政府和企业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文件,向他们传达重要会议精神,组织他们参观工农业建设和企业发展成果,使他们了解形势,紧跟时代步伐。要把解决老同志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对于能办的事情,要早办、快办、办好;应该办但暂时还办不到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实在办不到的要耐心解释清楚。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老年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活做深做细,消除离退休职工产生心理疾病的土壤,使离退休职工充实愉快地生活,安享晚年。
  3、普及老年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离退休职工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离退休管理部门和社区有关机构要加强对离退休职工心理健康和自我保健的教育和引导。可以通过医疗保健专家讲座、收看录像、宣传海报等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加强心理疏导,普及老年保健和卫生科学知识,增强离退休职工自我预防能力。全社会和家庭成员应帮助离退休职工正确面对各种生活问题,增强自我保健和照顾能力,友善热情对待离退休职工,帮助离退休职工树立坚强的信念和正确生死观,调整好心理状态,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新兴趣、新爱好,从而消除各种心理问题,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延年益寿。
  4、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处理好与两代人或几代人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空巢家庭中,离退休职工应正确面对子女成家立业离开家的现实,不过高期望和依赖子女的照顾,善于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与子女沟通,并及早由纵向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的夫妻关系。同时支持丧偶老人再婚,离退休职工丧偶以后,只要有合适的对象,一方面是离退休职工自身要冲破习俗观念,大胆追求,另一方面子女要同情、支持离退休职工再婚,使父辈晚年不再孤寂。
  5、离退休职工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一个现代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精神状态决定的。心情好,再苦的日子能过得有滋有味;心情不好,再好的日子也不会开心舒坦。老同志自己要主动树立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采取综合性保健措施,预防心理衰老;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积极参加书法、绘画、旅游、下棋、养鸟、种花等活动,使身体健康状况得到良好改善,防止智力衰老,保持身心健康。
  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我国的民族解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保障他们安度晚年、健康长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及广大离退休工作者和社区有关部门都要高度重视离退休老同志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离退休职工改变不良心理,树立良好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为离退休职工提供心理帮助和健康教育,帮助离退休职工保持身心健康,促进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简介:
  孔翔宇,男,(1976-),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离退休职工管理处。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