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建立生产设备大修档案
设备的大修档案是设备在大修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的设备资料,历次的大修档案真实的记录了设备在不同时期运行出现的各种故障、原因、检修部位、检修办法、更换零部件等等,根据这下资料可以对设备的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建立并完善设备大修档案有利于设备的维护保养,可以为设备的大修计划,配件购置计划,设备更新等提供有力的参考和依据。
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重视大修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及时将每次大修的时间、检修人员、故障状况、更换部件、大修后的运行情况等信息记录清晰。有改造的部分,要将改造情况记录明确,改造图纸进行审批并一起归档。
七、强化“人本”管理
设备管理五要素中人是关键要素。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减少事故率,降低成本。因此,在设备的管理中我们始终把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提高技术素质做为重要工作来抓。在员工中进行了以“降低设备故障,提高经济效益”为主题的大讨论。使员工从“要我管好设备”向“我要管好”的思想转变。在实现观念转变中,重点克服了员工中存在的“设备不坏只管转”的拼设备思想,坚持对自己责任区的设备隐患,缺陷等问题开展“查、摆、找”和“整、治、升”活动。抓设备管理不但要增强员工的理念,而且还要培养和提高员工过硬的操作技术和维修技术,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员工在设备管理、维护保养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对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同时经常性的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采取对岗位操作和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应知应会的培训,故事演练活动,上机考试等形式,使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业务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
八、对生产设备实施技术改造
节约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合理利用资源;不仅能增加企业的收入,更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向的当务手段。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惠及子孙的伟业。企业可以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或者是购买、更新落后设备来降低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能,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例如对回转窑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燃烧装置改造燃烧系统,节约用煤,对高耗能设备采用变频器,节约用电,采用高效能水泵节约用水等等。实践证明,技术改造对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参考文献】
[1]彭宝利.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参考图册[J].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谢星岸.水泥企业制造执行系统MES应用开发[J].水泥工程,2005(04).
[3]于宏亮.中小型水泥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实现[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