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构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一项复杂而具体的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遵循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律和各地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践,以此实现城乡基层党建的重大转变。 1、树立城乡党建一体化的整体观,构建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统一的新格局。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城乡一体是方向,逐步融合是过程。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打破。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也不能急于求成、不切实际、不顾条件地盲目推进。要从城乡党建一体化的发展规律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把握好有关工作展开的时机和节奏,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现城乡党建开放互通、携手并进、共同进步。 2、树立城乡党建一体化的发展观,构建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的新格局。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不是对以前党建工作的简单否定,而是辩证地认识构建党建新格局与现行党建工作模式的关系,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党员的实际需求,从党组织的价值取向和党员主体地位的角度,改革组织设置、设计具体制度、创新活动方式,使党建工作真正实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 3、树立城乡党建一体化的协调观,构建个性特点与普遍规律相统一的新格局。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单纯的“城帮乡”,而应该是城乡统筹“一盘棋”[6]。要在充分考虑城乡党建的文化因素、个性因素等的基础上,坚持特色化、多样化的建设思路,统筹谋划部署、推进联动发展、促进相互融合。要采取多种途径和多个模式开展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组织更新改造、活动方式创新,真正做到城乡基层党建在共性要求上更加均衡,在个性特色上更加鲜明。 4、树立城乡党建一体化的系统观,构建组织推动与个体能动相统一的新格局。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既要依托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和宏观指导,加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的联合共生。由过去独自式封闭型向互助式开放型组织运行体系转变,使城乡基层党组织更加区域化、联合化;又要充分调动城乡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保证行政村、社区、“两新”与机关等各级党组织原有的独立地位和自主权,发挥其独特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7]。 5、树立城乡党建一体化的服务观,构建推进党建与服务大局相统一的新格局。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不是一项纯粹的党务工作,它既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又是助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切实改变“就党建抓党建”的传统思维[8],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用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的效果来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田芝健, 固本强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2) . [2]谢撼澜.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重庆试验的基本途径和示范意义[J].探索,2009,(5). [3]张晋丽, 试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途径与方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S2). [4]陈冬生.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要解决的结构性问题[J].理论前沿,2009,(21). [5]潘奇峰,夏行等. 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战略思考[J]. 三江论坛,2008,(9). [6]刘冀瑗. 关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5). [7]韩强. 当前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几个问题——对山东省创新农村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0,(8). [8]赵家国. 着力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J]. 农业经济, 2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