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归档时间 各教研室或系及相关实验指导教师、实验专职人员要按时收集、整理各类实验文件材料。实验教学进度表要在每个学期开始前两周内由实验指导教师填写完毕;实验教案、学生实验报告、实验成绩表、实验课任务、实验课总结要在每个学期末的最后两个星期内由实验指导教师整理完毕。实验专职工作人员要及时收集整理有关实验文件档案材料,养成每项工作任务完成后的有关材料及时归档的好习惯。 4、归档要求 凡归档的实验文件材料必须齐全、完整、准确、行文规范、书写工整、字迹清晰、签署手续完备、并一律使用碳素墨水、兰黑墨水或其它中性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或纯蓝墨水。卷内文件排列遵循专业有关要求。 5、归档份数 凡是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报校级、本院系级领导、高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的文件材料,均需留存实验室一份。实验教案、学生实验报告、实验教学进度表、实验成绩表、实验课任务、实验课总结等均需由实验指导教师归档一份。 6、归档手续 各教研室或系及有关实验指导教师将有关医学论文实验文件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后按规定向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归档,并履行交接手续、填写交接清单,交接双方在清单上签字,以备查考。 7、实验文件档案分类 (1)体制与管理: 1-1、实验室的建立:实验室建立批准文件或认可文件、实验室任务说明、实验室简介、软件申请等。 1-2、管理机构:证明高校实验室主管领导的文件等。 1-3、建设计划:学校实验室建设计划方面的文件、建设整体规划和有关工作计划,如三年规划等。 1-4、体制:高校对实验室管理体制方面的文件、实验室负责人任命文件、人财物管理体制等。 1-5、管理手段:实验室基本信息和仪器设备信息计算机管理文件。 (2)实验教学: 2-1、教学任务:实验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验指导记录、工作量计算办法、计划内计划外学时人数证实材料等。 2-2、教材: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案等。 2-3、实验项目管理:实验卡片、计算机项目管理数据库。 2-4、实验考试或考核:考试或考核办法、1-2年试卷或成绩记录。 2-5、实验报告:原始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报告。 2-6、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计划和成果、开放性实验。 2-7、每组实验人数:实验课班级名单、实验分组情况、实验课表、计算机台数、实验项目数、上课教师数(及每个教师带学生数)。 (3)仪器设备: 3-1、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账卡(单价800元以上仪器设备)。 3-2、低值耐用品管理:单价800元以下仪器设备账卡。 3-3、仪器设备维修:仪器设备维修记录。 3-4、仪器设备完好率:仪器设备完好率统计。 3-5、精密仪器及大型设备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及执行文件、大型软件或套件资料及其管理形成的文件。 3-6、仪器设备的更新:更新规定、更新率统计、有关统计数据。 3-7、教学实验常规仪器配置套数:实验项目常规仪器统计。 (4)实验队伍: 4-1、实验室主任(负责人):实验室主任(负责人)信息情况表、对实验室主任(负责人)综合考评材料。 4-2、专职人员:专职人员信息情况表。 4-3、人员结构:实验专职工作人员结构分析表(高级技术职务、中级技术职务、技术工人等)。 4-4、教学与实验技术人员的比例:实验指导教师与实验专职人员结构分析表。 4-5、岗位职责:实验指导教师职责、实验专职人员工作岗位制、专职技术人员工作记录。 4-6、人员考核: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实验室主任(负责人)考核表、实验室技术人员考核表、实验问卷调查表及其分析、实验指导教师考核制度及考核材料等。 4-7、人员培训:实验室专职人员培训计划、执行材料。 4-8、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教师首次上岗的培训要求及记录、首开实验试讲、试做记录等。 (5)环境与安全: 5-1、学生实验用房:通用规定。 5-2、设施及环境:实验室用房标准、规定。 5-3、安全措施:安全规定。 5-4、特殊技术安全:相关的证件文件等。 5-5、环境保护:环境保护规定、执行材料。 5-6、整洁卫生:卫生规定。 (6)管理规章制度: 6-1、物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6-2、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制度、安全记录本。 6-3、学生实验守则:学生实验守则。 6-4、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实验室主任工作记录、实验工作汇报等。 6-5、人员管理制度:实验室岗位制。 6-6、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制度:实验室任务、实验室教学、人员情况等的基本信息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制度。 8、以上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行,解释权在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 3 结论 笔者仅是对高校实验文件档案资料分类归档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一孔之见,高校实验文档资料分类归档是否合理与科学,有待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