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素质复合化是培养复合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前提。高校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师资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鼓励教师成为高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不断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人才为学校所用。首先,高校要不断引进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充实教学师资队伍,完善既有师资结构。其次,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应当努力充电,使得自己具备在会计信息化基础上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并且将这种优势发挥出来,用以指导整个会计研究的进步。再次,高校应当鼓励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定期到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实践锻炼,培养解决会计信息化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最后,高校应当在转变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整合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建立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高校应当鼓励全体财会类课程教师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开设会计信息化前沿讲座,组织研讨会进行交流,消除会计教学师资与会计信息化教学师资之间的隔阂,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这不仅有利于整合财会类专业既有资源,而且能够更好地实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
(五)改革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飞跃必然会推动会计的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也必然会带来会计方法、手段和功能的进步。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必须根据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新培养目标大胆改革,锐意进取,采用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新教学方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积极性。教师要用科学管理理念综合会计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充分融合多学科知识分析处理现实问题。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一定要以实践运用为导向,在课堂教学设计细节方面下足功夫,真实再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场景,让每一个知识点生动鲜活起来,这样学生喜闻乐见,自己教授起来也兴味盎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课程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加强校企合作,把教学课堂设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办公现场和项目实施现场,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地运用会计信息化工具的机会,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倡导信息化生活理念并身体力行,让会计信息化领域最新成果以多种方式走进课堂,引导每一名学生将信息化理念应用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实践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会计信息化浪潮中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2]庄明来:《会计信息化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